16米深的地下“叹”空调吃西瓜!海珠湾隧道建设防暑有“凉方”

2023-07-11 21:28:33    来源:大洋网    

近日上午,记者在海珠湾隧道南浦始发井施工现场看到,明挖区的工人们正进行桩基施工,准备施作支护桩;在“脚下”,西线盾构机掘进360米后正在更换刀具,东线盾构机稳步推进中,项目预计2025年建成通车。随着连日开启“高温模式”,地面上烈日高悬,地底下随着盾构机的运转机器内部持续发热。记者了解到,广州交投集团海珠湾隧道项目多措并举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在保障工程按期推进的同时,最大程度为现场工人营造更舒适的工作环境。

遮阳棚供荫凉,工间休息去驿站


(相关资料图)

防暑举措从开工便开始。记者获悉,高温天气下,海珠湾隧道项目调整施工作业时间,由之前的上午7点开工、下午2开工,调整为上午6点开工和下午3点开工,避开高温时段;同时采取“小换班”制,增加轮换班次,减少每班工人的工作时间。工地内也“上”了许多防暑降温设备。地面上,放置管片的区域搭有电动遮阳棚,平常遮阳棚为管片和作业工人提供荫凉,在需要吊装管片时电动遮阳棚自动收起腾挪出作业空间。在另一边的明挖区,也设置有多个鼓风机为作业人员带来清凉。“之前在工人扎钢筋时,鼓风机数量更多。现在处于桩基施工阶段,多是机械作业,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适量调整了鼓风机的数量。”广州交投集团市高公司市政项目部总工程师欧阳剑告诉记者。

随后,记者在管片安放区遇到中铁十四局海珠湾隧道工程地面A班班长孙华朋,他负责组织管片吊装下井工作。孙华朋告诉记者,他平常在电动遮阳篷下工作,而每天洒水车也会沿着工地洒水作业。“差不多每隔一小时洒水车就会洒一次水,降温效果很明显。”孙华朋说,到了中午,食堂还会准备绿豆汤和稀饭,十分冰爽清凉。孙华朋特别向记者提出,他们每天都会吃上两次降暑西瓜。“我们一个班10人上下午会各拿一个来分,吃不够再加!”另外,藿香正气水、凉茶、盐汽水等防暑药品、饮料也准备充足,工人们可以随时取用。

不同管片的吊装期间会有一个多小时的休息时间,这时,孙华朋和工友们便会来到位于工地一角的海珠湾隧道爱心驿站吹吹空调歇歇脚。记者跟随孙华朋来到爱心驿站看到,驿站由2个集装箱拼装改造,冷气全天候开放,摆放着桌椅和一张休息床;在一侧还有专门放置水杯的架子,另一边的桌子上则放着凉茶和两大箱防暑药物。孙华朋的老家在山东,他告诉记者,自己老家现在温度也不低,甚至有时比广州还要热。“在工地上,有多种防暑举措,我们还是比较适应的。”有时,孙华朋也会提醒工友们,注意防暑,该休息一定要休息,安全是第一位的。此外,记者了解到,在高温天气前,项目部已组织全体691名工人进行了体检。“根据体检了解工人们的健康情况,科学做好高温作业人员安排和防护工作。”欧阳剑说。此外,工地和附近医院建立了应急救护机制,如有工人高温中暑,可以通过就医绿色通道以最快速度送医处置。

新增空调送清凉,双重冷却来降温

作为施工重头戏的盾构工序也少不了防高温举措,虽然施工位置在地下没有烈日炙烤,但因盾构机运作机器发热,环境温度丝毫不逊于地上。为此,海珠湾隧道项目采用为工人物理降温和为机器降温两种方式,双管齐下,为工人提供更舒适的工作环境。

记者来到正在工作中的东线盾构机内,目前距离地面超过16米。从始发井一路向刀盘方向走去,每隔一段距离,便设有一台大型空调,这正是为了应对机器工作和高温天气的双重炙烤而新近增加的。“我们在5月底为两台盾构机各新增了三台空调。并且还搬来了冰箱为工人们提供一些冰镇饮料,有时候西瓜也会在里面冰镇。”欧阳剑介绍称。记者看到,其中一台空调安装在盾构机的前端、靠近刀盘的位置,而这也是整个设备内温度最高的地方。

除了靠空调带来清凉,项目部还从为机器降温着手,在原有循环水降温装置的基础上加设了一部装置为循环水二次降温。“冷水通过管道输送到盾构机前端,将机器运作产生的热能带出,在进口对热水进行降温,通过循环不断输送冷水实现为机器降温的目的,从而为工作环境降温。”欧阳剑解释称。据悉,如果没有这些降温设备,盾构机在运作时,前方的工作区域温度可超过40摄氏度,在多重设备齐心降温后,已大幅降低该区域温度。“过去工人们在机器内工作可能衣服都穿不住,热得要打赤膊。现在多穿一件安全背心对他们没什么影响。”现场工作人员说。

此外,记者了解到,在更换刀具的西线盾构机内,项目部运来冰块放置在操作间,为更换刀具的工人们打造清凉的工作环境。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卢梦谦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高鹤涛

关键词:
[责任编辑:h001]

资讯播报

联系我们:435 226 40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京ICP备2022022245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