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牵涉面广,水电气、垃圾分类、加装电梯、口袋公园……横跨多个部门,细致而复杂。2022年1月,《广州市老旧小区改造联动工作机制》印发实施,通过打破壁垒,让各类专项工程和老旧小区改造同步实施,改造“一次过”,减少施工“阵痛”。同时,整合资源,完善邻里中心、养老、托育等社区服务设施,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实现“共治共享,有机更新”。
近日,记者走访焕新后的老旧小区发现,广州的微改造让公共服务覆盖群众身边的“最后一公里”,打造服务齐全、宜居便利的“15分钟生活圈”,建设完整居住社区的美好蓝图正在逐渐变为现实。
海珠区草芳围动漫城楼宇外立面(资料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机制
全市“一盘棋”联动19项内容
说起老旧小区改造,街坊们不仅仅希望周边环境更好,还期待能同步“补短板”,比如出行更便捷、配套更完善,同时施工尽量少扰民。
为了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广州落实《广州市老旧小区改造联动工作机制》,为改造项目提供更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简称“市住建局”)介绍,机制联动一共19项内容,覆盖电梯加装、停车场建设、二次供水、供配电设施、口袋公园、垃圾分类、养老、托育设施建设和改造等可与老旧小区改造同步实施的专项工作。
改造任务繁重,机制如何发挥联动效应?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广州坚持全市部署“一盘棋”,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市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多个相关市级职能部门及各区政府。市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审议五年工作方案、改造规划、年度改造计划等重要文件。
不仅有“顶层设计”,广州建立“市统筹、区实施”的工作机制,市住建局会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统筹改造计划、方案、资金,在安全、质量、进度、效果四个方面督导。区级层面,由区更新部门或住建部门会同镇(街道)组织实施具体的项目。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组织相关市级、区级职能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及时沟通协调老旧小区改造中遇到的难点堵点,协力推进项目实施,确保改造质量和效果。
经验
充分听取街坊声音让方案更“接地气”
过往,各区各部门“背靠背”,难免出现“拉链路”等重复开挖的问题。现在,市住建局统筹实现计划联动,在项目前期阶段,组织召开项目改造方案部门联审会议,共享改造范围内专项工程计划,视情况做出调整,把相关项目与老旧小区改造同步实施。
改造不仅要少扰民,还要让成效更显著,居民更满意。在资源联动方面,统筹相关部门资源,把涉及老旧小区改造的各项利民惠民政策用好用足,集中资金投入。在技术联动方面,老旧小区改造方案初稿编制完成后,征求相关职能部门意见,区级相关部门发挥各自优势进行把控,进一步提升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广州将老旧小区改造与三线整治、排污管网改造等工作结合,完善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短板,改善人居环境。同时,在设计和改造中发掘社区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修缮复原具有历史价值的入门牌坊等,营造特色景观,打造文化街巷。在片区改造中联动文广旅、商务等部门,合理导入产业,实现以用促保。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在完善功能服务方面,广州变“独唱”为合奏,聚合政府、驻区单位、企业力量,统筹党建、民政、教育等资源,推进项目范围存量资源的整合利用和各类社区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提高政务、文体、养老、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
“家楼下要是游乐场就好了!”这是居民会议上,与会“小代表”的奇思妙想,天真的童言被认真对待,最终“梦想成真”。白云街道筑南社区内有一所“特殊”的启智学校,在改造的前期阶段,社区开展以儿童为主角的居民会议,邀请居民、启智学校师生及周边儿童参与。
白云街道筑南社区打造出一条200米长的“暖心上学路”。
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实现“共治共享,有机更新”。这正是广州老旧小区改造的“方法论”和好经验,充分听取街坊声音,让方案更“接地气”,让居民的归属感更强,更主动地参与社区事务、维护改造成果。
居民意见不一,众口难调怎么办?广州在深入调研基础上,让街坊来投票选择自己的心水方案。新港街道省轻工机械集团片区的微改造项目,街道办组织居民对候选方案进行评选和投票,市更新项目办组织专家进行专业评选,最终结合居民投票和专家意见选出优胜方案。
充分听取民意的改造,得到了街坊们的高度认可。参加了投票的陈姨欣喜地表示,最终公共空间改造效果正是她想要的。“改造以后空间比较开阔,景观立体感也好,不会那么遮蔽。”
聚焦
“打包”升级改造居民生活大变化
在文冲街道黄埔新邨,步入大门可见长约10米的“家风长廊”,彰显家风家训的字句错落分布,别具文化味。
在文冲街道黄埔新邨,步入大门可见长约10米的“家风长廊”。(资料图片)
“长廊这个位置以前是破柱子,广场连个休息的地方都没有,更别说休闲公园了。改造后,我婆婆参加了小区的合唱团舞蹈队,有空就在这里唱歌跳舞,我也可以带小孩在公园里玩。”居民王女士说。
这是黄埔新邨微改造整合各级政府资源,用足政策实现“打包”升级的成果。王女士提到的长廊,是项目通过申报街道小额工程,对12根破损立柱改造而成的“家风长廊”。此外,项目还通过申报黄埔区城管局“厕所革命”三年计划、“户外广告和招牌整治提升”三年行动等,修缮改造公共厕所,整治提升破损户外广告招牌,对破损的垃圾房进行两网融合美洁分中心改造。
除了用好政府资源,项目还积极协调业委会与物业公司参与投资,打造共筹共建共享良性循环。其中业委会利用商铺收益、电梯广告收益筹资约5万元对中心花园裸露地块进行绿化种植,对原休憩凉亭进行翻新改造。
珠光街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对四个巷口空间、巷道标识牌融入文化要素。
声音
“微创手术”激发居民能动性和创造性
王世福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副院长
广州推出的《广州市老旧小区改造联动工作机制》非常及时,在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持方面对高质量城市更新工作做出了积极肯定的响应。老旧小区改造的微改造有别于“大拆大建”,“微”的尺度指向产权地块、居民社区;“微”的程度指向单体修缮、邻里协商。制度保障方面重在包容性“微许可”,规范规则的宽容性解释、权利冲突的协商式调解等,都需要政府方面的强统筹和社区层面的强协调才能得以实现。技术支持方面重在适应性“微应用”,市政基础设施的微管廊、传统建筑修缮的微工程等,都需要智慧化、标准化、数字化等新技术的创新应用才能得以实施。
老旧小区改造犹如城市建设中的“微创手术”,有赖于新技术应用;也是城市社会发展中的“进化工程”,目标在于激发居民业主维护保育小区环境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新制度、新技术的不断创新、耦合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老旧小区的全面高质量发展。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天研 通讯员:穗建
热门
联系我们:435 226 40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京ICP备2022022245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