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甲流引起不少网友关注。
加上近日强对流天气频发,
(资料图片)
稍不注意就容易着凉感冒。
疾控专家提醒:
有需要的市民朋友,
尤其是儿童、老人等易感人群,
应积极接种流感疫苗。
3月31日,
广州市疾控梳理公布了全市11个区
流感疫苗接种点信息,
市民接种前可先电话咨询,
快快收藏 ↓↓↓
小贴士:
目前是2022-2023年流感疫苗接种季的尾声,有可能公示的接种单位已接种完流感疫苗库存,建议市民接种前先电话咨询。
2022年6月份后接种的均为2022-2023年流感疫苗接种季的疫苗,所以建议已接种的人群(接种日期在2022年6月份后)目前可暂不接种,待2023-2024年流感疫苗接种季新的流感疫苗上市后(2023年8月份后)再选择接种。
每年的最佳接种时间为11月份。建议每年的流行季节前完成疫苗接种。
关于甲流,
市民还有不少关心的问题:
近期流感患者增多了吗?
出现哪些症状要马上就医?
抗病毒药奥司他韦该怎么用?
居家护理有哪些“坑”要避开?
……
今天为你一一梳理。
流感监测数据:
南方省份病毒检测阳性率上升趋缓
国家流感中心3月29日发布的2023年第12周(2023年3月20日至3月26日)的流感监测周报显示,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上升趋缓,北方省份持续下降。
监测数据显示,当前A(H1N1)pdm09(季节性甲型H1N1亚型流感病毒)为主、A(H3N2)(季节性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共同流行。
不少市民发现,这一轮甲流的儿童患者较多,多为急性起病。医生指出,这主要是因为儿童自身免疫能力相比成人而言较弱,而且在小学、托育机构的儿童,因为经常处于人员集中的环境中,更容易感染流感。
得了流感会有哪些症状?
如何大致判断是得了甲流,还是普通感冒?
●流感起病急,传染性强,症状主要有:
●发热、头痛,体温可达39~40℃;
●可能有畏寒、寒战,多伴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症状;
●部分人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不过,也有部分患者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
而重症病例则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
相对来说,低龄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或肥胖者更容易因流感出现严重并发症。
但总体而言,目前治疗流感的办法较多,无需过于焦虑。
(图/视觉中国 图文无关)
感染流感
哪些情况需要尽快就医?
临床上,大部分感染患者及早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后(起病48小时内),病程一般在5~10天就可以控制。
对于症状比较轻微的患者,可以居家隔离休息,使用解热镇痛药物和一些缓解咳嗽、鼻塞流涕的药物改善症状,多休息、适当多喝水,一般5天~7天也可以好转进入恢复期。
那么,什么情况需就医?
一看症状表现:如果除了持续高热,还伴有严重的全身症状,如出现精神萎靡、呼吸困难、严重呕吐腹泻、抽搐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二看持续时间:如果高烧持续3天仍然没有好转,也建议及时就医。
抗流感病毒药该怎么用?
一到流感高峰期,奥司他韦的热度也高了起来,频频在朋友圈、微信群刷屏。但你真的知道怎么正确使用它吗?
今年3月,国家卫健委组织专家对甲流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指出,抗病毒药物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症状比较重的感染者、有重症高风险的高龄老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越早使用越好,在48小时内用上效果最好。
他表示,抗病毒药物总体安全性很好,但也有一些不良反应的问题和使用禁忌(如1岁以下婴幼儿不建议使用),因此使用之前要咨询医生。
以奥司他韦为例,它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具有抗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作用。但是,它对普通感冒和细菌感染是无效的。
一些人希望通过服用奥司他韦来预防流感,但它只能作为没有接种疫苗、存在免疫异常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比如接触过疑似/确诊流感的人,或近期去过公开疫情场所。
奥司他韦的药品说明书中也明确:不能取代流感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手段和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这一点仍然不变。
此外,奥司他韦属于处方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痛等。
综上,专家提醒:必须在医生诊断评估并确认适合后才能使用,切莫盲目自行拿来预防使用,更不能过度和滥用。
确诊流感的患者,奥司他韦的正确用法:
①应在流感症状开始的48小时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②食物不影响奥司他韦在体内的吸收,饭前饭后服用都没有问题,但跟食物同服可以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③按医嘱足疗程治疗非常重要,即便服药期间情况大大好转,也不建议自行停药;
④一旦出现漏服药的情况,如果隔的时间不长,应尽快补服,但是如果距离下一次的服药时间短于2小时,则应跳过漏服的那次剂量,下一次的剂量正常服用即可;
⑤奥司他韦和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无临床显著的药物相互作用,如果感染流感后高热难退,可服用退热药,同时配合物理降温方式控制体温,再根据临床表现选择对症药物。
居家护理
别轻信这些退烧“偏方”
近日,深圳一名女童晓月(化名)的案例就引发了关注。因反复高烧,其父母多次用75%酒精擦拭和湿敷,本想着帮助退烧,晓月依然高烧未退,还吐了四五次,脸色苍白,尿少。
夫妻俩赶紧将孩子送往医院,晓月在补液治疗时出现嗜睡、意识模糊、双眼上翻凝视等症状,最后竟然陷入昏迷!紧急抢救后,她被送入重症监护室(PICU)。检查发现,她急性酒精中毒,出现了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大脑功能受损。
为此,医生紧急提醒,一些民间常用的“退烧偏方”不但不能帮助退烧,还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①用酒精擦身:酒精挥发确实能带走部分热量,但是没挥发的部分会进入到人体皮肤,蓄积后可能会导致急性酒精中毒,严重的会出现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②捂汗:捂着会导致热量散不出去,反而容易使体温升高。就算捂出了汗,人体丢失大量的汗液,反倒可能造成脱水,甚至引起捂热综合征,严重可导致死亡。
③打退烧针:常用的退烧针,就是柴胡注射液和注射用赖氨匹林。一些孩子注射赖氨匹林会导致惊厥、呕吐、昏迷;而注射柴胡之后,容易引起过敏等副作用。
④药物灌肠:如果药物剂量把控不好,会严重损伤孩子的肝肾。操作不当,还可能造成肠穿孔,甚至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⑤捏痧/刮痧:对于不掌握医学常识的家长来说,贸然进行所谓的“捏痧”,很容易造成孩子软组织挫伤。
退烧药的正确用法:
1.发热38.5℃以上可以服用退热药,有惊厥史的孩子38℃就可使用。
2.每次使用退烧药要间隔4-6个小时,同种退热药一天不要超过四次。
3.如果高热频繁,24小时内同种退热药用过四次,第五次可换用另一种(A→A→A→A→B),不同的退热药不建议交替使用。
家中出现流感患者,尽量单间居住,保持房间通风。建议患者居家休息,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
尽可能由相对固定的一名非流感高危人群的家庭成员照顾患者,近距离接触患者时应佩戴口罩。流感高危人群应尽可能避免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
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和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一旦出现重症倾向,应及时就医。
另外,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五岁以下儿童,如果没有接种疫苗,临床表现会尤为突出,少部分孩子会出现肺炎、病毒性心肌炎等流感并发症。所以,不要在家里面熬,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整合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官网、健康中国、广州日报、广州疾控i健康、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公众号
部分文字/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轩慧、伍仞、张青梅
图/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官网、央视新闻、视觉中国
热门
联系我们:435 226 40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京ICP备2022022245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