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婚趋势明显?广州发布重磅蓝皮书剖析700万青年现状

2022-12-18 22:44:51    来源:大洋网    

大洋网讯 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工作是党的战略性工作。当前,广州青年现状如何?看广州发布的这份重磅蓝皮书。

近日,由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指导,广州市团校、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组织策划、编写的《广州青年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出版发行。报告由一个总报告、六个分报告、一个专题报告组成,是关于广州青年发展情况及相关专题分析的重要参考资料,旨在深化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青年发展型城市研究。

本年度的广州青年发展报告立足广州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结合青年发展型城市指标,提出打造友好、创新和开放的三维青年发展型城市体系:城市对青年发展更友好,确保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了解不同行业青年的发展状况;青年在城市更有为,通过丰富创新扶持体系,为青年成长和发展赋能,实现人生价值开拓空间;强调城市开放包容,对来自国内国际的青年都有亲和力和吸引力,实现要素集聚。


(资料图片)

总体来看,今年广州青年呈现三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广州青年人口数量、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晚婚趋势较为明显;二是广州为青年营造的创新创业环境、广州青年创新创业意愿显著增强,但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效果不太明显;三是广州青年对传统文化、非遗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显著增强,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是主要形式,但也存在对非遗传承人的认定缺乏相关政策支持,就业前景较窄、从业青年群体规模较小等“瓶颈”。

青年人口数量创新高,晚婚趋势明显

报告指出,广州青年人口数量创新高、但区域分布不均衡,青年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晚婚趋势明显,青年妇女生育水平显著回升。

根据广州市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11月1日,广州青年人口为713.52万人,近十年增加161.41万人,增量比前十年翻倍。人口区域分布方面,全市超半数青年人口分布在三个超大、特大区(白云区、天河区、番禺区),而青年人口数量减少超过10万人的区是越秀区,比例减幅最大。

广州青年人口教育素质显著提高,约45%青年人口接受大学教育,其中女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为49.96%,男青年为40.75%。2020年青年人口中,拥有教育程度人数排前三位的分别是高中203.59万人、初中173.39万人、大学专科162.44万人,占比分别为28.53%、24.30%、22.72%。与2010年相比,初中比例大幅度降低,大学专科、大学本科比例较大幅度上升。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人数320.93万人,占比达44.98%,提高14.31个百分点。

青年人口已较普遍接受各级高等教育,标志着青年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构成发生根本转变。这也反映了最近十年广州在普及高中教育基础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学历青年人才引进政策效果显著,有利于广州科技创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广州青年人口结婚集中在中高年龄,晚婚趋势明显。30-34岁青年有26.22%未婚,其中男青年32.59%未婚,女青年18.66%未婚。女青年20-24岁未婚比例增幅均大于男青年,表明女性晚婚趋势较男性明显。

广州青年妇女生育水平显著回升,一般生育率为52.51‰(表示平均每一千名女青年生育约53名婴儿),比2010年升高16.89‰。主要受二孩生育率升幅较大影响。近十年一孩生育率微降,二孩生育率升高13.60‰,三孩生育率升高3.45‰。广州青年妇女一般生育率回升,特别是二孩生育率显著上升,得益于2014年和2016年先后实施的单独两孩和全面两孩生育政策。

“职普融通”堵点有待打通

报告还研究了广州青年高技能人才发展现状及特征,发现高技能人才学习意愿强烈,生活态度积极向上,在技能获取和“职普融通”的堵点有待打通。

在对广州青年高技能人才的调研中发现,84.27%的受访青年为一线工人,参与单位新品开发或技术改造的仅占少数;79.4%的企业有正常的晋升技术等级制度,但仅53.31%的受访青年认为该制度行之有效;近50%受访青年通过企业自评取得技术等级,35.03%是现场技能型(产品安装、调试、维修等),综合技能型(单件生产、产品开发、研制过程中加工、组装、改进)仅占比13.94%,而当前企业比较紧缺的是复合型技工,以及生产线的维护技工。

技能学习方面,广州青年学习技能意愿强烈,获得技能渠道以“学徒制”为主,担忧新技术替代人工。调研显示,“学徒制”是目前青年高技能人才获得技能的最重要渠道,亦是最有效渠道。受访者也同样认为学习技能的最好模式是“岗位学习、师傅带徒弟”(54.08%),其次是集中培训(18.49%)、短期脱产培养(10.4%)和组织授课(10.05%)。广州青年高技能人才技能发展现状及特征学习意愿强烈,认可技能学习对职业发展的作用,关注跨工种的技术交流,对职业前景总体上富有信心,但也有对新技术冲击替代人工的担忧。

报告还提到在调研中发现,产教融合、技能获取和“职普融通”的堵点有待打通,高技能人才职业晋升发展的“双贯通”亟需细化指引,中小型企业的“人才蓄水池”作用需引起重视。

个人成长是广州高校青年教师最迫切的发展需求

报告中对广州高校青年教师的研究发现,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动机端正、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均较强,学校是否有发展机会是吸引高水平教师加盟的关键因素。

调研发现,38.1%的受访青年教师不再拥有学校事业编制,而是与学校签订具有一定年限的聘用合同,约定在合同期内实现一定的学术产出。63.7%的广州高校青年教师认为高校引进和留住高层次青年人才的首要因素是发展机会。从不同群体来看,“海归”青年认为发展机会为引才留才关键因素的比例为59.7%,比无留学经历教师高5.3个百分点;在就业身份方面,合同制青年教师关注发展机会的比例比事业编制教师高4.8个百分点。与此相对应,除经济收入外,个人成长是广州高校青年教师最迫切的发展需求。

非遗传承青年责任感高

青年作为传承中华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力量,也是非遗传承最富活力、最具创造力的群体。对广州非遗传承青年的整体研究发现,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是目前广州非遗传承青年参与的主要途径,而兴趣和责任感则是他们职业化的主要动机。广州非遗传承青年的工作时间、收入受外界影响较大。广州非遗传承青年对非遗传承充满责任感与使命感,他们敢于创新、乐于承担、艰苦奋斗,甘做非遗传承事业的代言人。

目前,针对非遗传承人的认定缺乏相关政策支持,就业前景较窄、从业青年群体规模较小,同时非遗传承青年存在提升专业水平和提高传承人补贴额度等需求。

科技领域青年城市认可度高

报告指出,在对科技企业的从业青年,包括技术岗位青年和管理岗位的青年进行调查发现,科技领域青年学历相对较高,对人际关系最满意,对知识产权保护最满意,城市认可度高。广州科技领域青年海外经历丰富,教育学历相对较高。19.2%的青年具有海外经历,其中曾在海外工作占比16.5%,在海外留学占比1.9%,既留学又工作占比0.8%。61%的青年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占比12.1%、博士占比0.5%。未婚单身群体突出,平均年龄为28.2岁,60%的科技领域青年未婚。

从科技人才激励措施、科技创新氛围、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知识产权保护、政府投入以及人才培育引进6个维度测试了广州科技企业青年对广州科技创新环境的满意度,从“不满意”到“非常满意”按照1到5的分值赋分。数据显示,受访者对广州科技创新环境整体满意度中等偏上,整体评分为3.41分。

大学生创新意愿较强,成果转化机制有待完善

为深入了解广州大学生创新发展现状及特征,通过对大学生参与“挑战杯”的现状调查发现,广州大学生创新意愿较强,获奖的项目不少,但成果转化率不高。大学生们最需要“资金资源”(79.33%)、“政策指引”(65.33%)和“团队人员专业技术提升”(62%)来帮助他们进行创新成果转化,如何解决创新创业成果转化过程的痛点、难点,将决定着广州大学生创新创业机制的发展程度。

报告建议,应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导师制度,支持企业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企业导师提前介入,将企业亟须解决的阻点、痛点、难点问题列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选题内容。同时,应优化完善“挑战杯”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组织和管理制度,分设高校和高职两个赛道,引导不同类别、不同年龄段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竞赛,通过竞赛促进学习,促进创新创业,学创互动互促,不断强化“挑战杯”等赛事的创新育人功能。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张姝泓 通讯员 穗团宣

关键词: 非遗传承
[责任编辑:h001]

资讯播报

联系我们:435 226 40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京ICP备2022022245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