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贡生与当代学子的特殊“对话”:明晚期砖雕门楼被迁进大学

2022-11-07 08:50:30    来源:华商网    

明朝晚期的砖雕门楼被迁进大学博物馆,这是对文物的异地保护,也是一场明代贡生与当代学子的特殊“对话”。

近日,一座明晚期砖雕门楼被迁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博物馆的消息在网上热传。这座砖雕门楼原坐落在西安市长安区中兆村,因村落搬迁,被迁进了建大草堂校区的中国传统瓦作博物馆。2019年拆除,2022年国庆期间复建,前后历时约3年。11月6日,华商报记者采访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崔凯,听他讲述“门楼迁建”背后的故事。

这座门楼不一般:曾被泥糊、现异地迁移,都是对它的珍重保护

2019年,一位市民通过朋友联系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称想将老家遗留下来的砖雕门楼有偿捐赠给校方。这位市民在西安定居,老家在长安区中兆村。村子拆迁时间紧迫,为了让砖雕门楼得到妥善保护,多方联系下找到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古建筑在原地维护最好,但校方仔细了解情况后,得知这座明晚期砖雕门楼因被“包”在主人家院子里,主人又常年在外不开门,在过去的文物普查工作中便被遗漏了。未被划进文保单位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再加上拆迁工作马上开展,为了不对文物造成严重损失,学校便与主人协商,迁移门楼,对其进行异地保护性复建工作。

学校根据门楼的砖雕风格、整体建筑形式,并结合文献史料及当地村民的口述,综合判断其确实为明代建筑。2019年下半年,拆建工作正式开展。门楼是由黄泥砌筑的,没用白灰,师生和有经验的老师傅们商议后,决定从上而下拆除,将拆下来的建筑构件仔细编号。

崔凯介绍,据了解,现如今西安地域里留存下来的明代民居建筑凤毛麟角,被划进文保单位的只有1处。没被划进文保单位的,也多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遗留建筑。此次拆建的明晚期砖雕门楼,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拆建工作中,校方人员还发现,门额上多处花纹浮雕被泥专门糊住,“可能是‘文革’时期,家主人对门楼特殊的保护,以免其受迫害。”

门楼的原户主是“明代贡生”

“双凤衔绶”、“一鹭青莲”、“孔雀牡丹”,门额浮雕充满巧思,“志希于公”、“淡泊宁静”,门匾文字寓意重重。

结合户主所述,建大校方人员从清代《咸宁县志》上查阅到,门楼的原户主是明晚期的一位贡生,名为“毋负生”。对应砖雕门楼的高度和特征都与原户主社会地位相符。“封建时代规制严格,一般老百姓家里不用斗拱。这位原户主,应该是官府中有一定地位的官吏。”崔凯说到。

对门楼进行复建工作时,校方人员考察到更多。经发现,门额上处的设计是“双凤衔绶”,仔细看,能看到两个凤凰衔着一条绶带,凤是“俸禄”的谐音,绶代表“官位”,“顾名思义,这代表着主人的美好期望。”

门额两旁分别是四方形的花纹浮雕,“一鹭青莲”和“孔雀牡丹”。“一鹭青莲”是一只白鹭立在水中,周围是一丛莲花和荷叶,其寓意为官“一路清廉”。“孔雀牡丹”则代表着“大富大贵”。两处浮雕正中是匾额,上刻有“志希于公”。于公是《汉书》里的人物,为西汉丞相于定国之父,曾任县狱吏、郡决曹,以精通法律,做事公正而著名。宅主人将此匾额昭示于门,意在表明办公做事风格。

门楼朝内还有一副门额,上刻有“淡泊宁静”。“淡泊宁静”出自三国时期诸葛亮写给儿子的训示《诫子书》,原句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借此,可见户主人对外展示的是“为官公正清廉”的理想追求,对内教育子孙的是无欲无求、豁达通透的人生态度。

“门楼的每一个小细节都有典故,展现了户主的巧思,意蕴浓浓。”崔凯说。历史上门楼的户主曾发生过多次变迁,往上追溯直到这位明代贡生身上,这些特色设计都是他独居匠心的表达。

门楼现今被复建在校博物馆

反复斟酌商议下,这座明晚期砖雕门楼被复建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瓦作博物馆里。与它共处一室的,还有先秦至现代的其他瓦当建筑真迹。

2019年下半年,这座明晚期砖雕门楼部件拆除后先被安置到西安建大草堂校区的库房里。同时校方的工作人员多次在新校区讨论复建工作、选址地点。“教育部刚好在学校设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几番论证下,我们决定将门楼复建于草堂校区的瓦作博物馆。”

方案确定已久,但因疫情推迟了复建工作。今年国庆,恰逢疫情相对平稳,也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便从山西请来了具有丰富古建筑修复经验的董养明作技术指导,请来了具有丰富瓦作修复经验的老师傅与陕西的匠人一同动工,开始了砖雕门楼的复建工作。国庆后,这座明晚期砖雕门楼已修复完毕。“明代以后,后来的居住者曾对门楼有所改动,有一些构件被安装错误。这一次复建,可以说是修复回了最初的原貌。”

将砖雕门楼安置在瓦作博物馆里,与它同台的还有从先秦到明清民国直至现代的其他传统建筑瓦作构建,如鸱吻、瓦当、滴水、走兽、花砖等。从文物保护上讲,避免了门楼受风雨剥蚀。从公益价值上讲,这也是一举多得的事。

“门楼原户主的文人巧思,师生一览便能直接体悟到,这是一场跨越历史的学者对话。同时,博物馆内先秦到近代的瓦作实物陈列,也生动展现了我国建筑上瓦作实物变迁的历程,让参观者能明确感知文物的艺术性与历史价值。”

[责任编辑:h001]

资讯播报

联系我们:435 226 40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京ICP备2022022245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