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新发现:秦岭地区首次发现的人类牙齿化石!

2022-09-07 08:09:31    来源:三秦都市报    

中国及东亚地区的早期现代人是演化自本土古人群,还是自非洲迁徙而来?中国南北过渡地带秦岭地区旧石器时代石器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者是谁,他们的体质特征和生存背景如何?这些事关我国秦岭地区旧石器考古学研究的重大课题,有赖于考古材料的新发现和持续深入的研究。汉中市南郑疥疙洞遗址的发掘为中国本土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起源说”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文化遗存距今10万—1.5万年

2018-2019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汉中市南郑区龙岗寺遗址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联合组队,对汉中市南郑区疥疙洞旧石器遗址进行了两个年度的抢救性考古发掘。该洞位于梁山余脉、汉江右岸第三级阶地上,龙岗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西北约3公里处。

发掘和初步研究表明,疥疙洞遗址的文化遗存可以分为三期:第一期距今约10万年或更早,发现少量打制石器和动物化石;第二期距今约7-5万年,打制石器、动物化石数量骤增;第三期距今约3-1.5万年,发现有人类活动面、石器加工点、火塘等遗迹,数量十分丰富的打制石器和动物化石,地层中还出土有2枚早期现代人牙齿化石。各期发现的石制品均属于小石片石器工业系统,加工技术为“简单的石核-石片技术”,具有一脉相承、连续发展的特点。

疥疙洞遗址出土的人类牙齿化石

疥疙洞遗址出土的石片

为早期现代人演化提供依据

“南郑疥疙洞遗址出土了距今3万-2万年的晚期智人化石和大量距今7万-4万年间的旧石器制品,这一时段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境内人类化石和石器发现的空白期。由此可见,‘空白期’是不存在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社江表示,该遗址的发现为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起源说”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疥疙洞出土的人类牙齿化石,是秦岭地区首次发现的早期现代人化石,是中国南北过渡地带秦岭地区首次发掘出土的早期现代人化石,为研究秦岭地区晚更新世晚期的人类体质特征、现代人在中国境内的扩散与时空分布提供了十分关键的材料。

该遗址地层堆积基本连续,层位关系清楚,出土遗物性质明确,对于研究中国古人类体质及其文化的连续演化、不间断发展和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过渡提供了弥足珍贵的人类化石、文化遗存和地层年代、古环境背景证据。王社江说,特别是从中发现的共生关系清晰的早期现代人化石和华北小石片石器工业系统特色的石制品,显示其制作和使用者应是生活在疥疙洞的早期现代人。而小石片石器工业是我国华北地区自旧石器时代早期以来长期流行的、由中国本土直立人创造的石器工业,从直立人阶段到早期现代人阶段,中国石器的类型和制作技术并未发生明显的转变,这充分表明该地区的早期现代人可能演化自本土古老的人群。因此,这一发现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早期现代人可能演化自本土古人群的假说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证据。

填补秦岭地区人类穴居空白

秦岭是中国南北自然与人文地理过渡地带、分界线。深入开展该地区旧石器考古工作,对于研究中国古人类演化和旧石器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疥疙洞遗址发现了丰富的古人类活动遗迹和遗物,填补了秦岭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洞穴类型居址的空白,对研究早期人类洞穴和旷野阶地两种类型的居址形态和生计方式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除此之外,秦岭中西部地区既往发现的晚更新世动物化石数量很少,疥疙洞遗址出土有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动物化石,且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极大地丰富了秦岭地区晚更新世的动物化石材料,为研究该时期动物种群演变、人类生存环境背景等也提供了重要的研究素材。

该遗址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责任编辑:h001]

资讯播报

联系我们:52 78 229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豫ICP备17019456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