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广州,一张畅通全市、联通全国、融通全球的现代化交通网络正在逐渐织就——
2020年,白云机场旅客量排名全球机场第一;2021年,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51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447万标箱,分别居全球第四、第五位;截至今年8月底,广州高速公路(含收费快速路130公里)通车里程达1144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全省第一……
一个个数字展示着广州交通网络的发展脉络。如今,广州交通综合立体网络初步建成、国际枢纽功能稳步增强,为全省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发挥重要支撑作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布局深入实施,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建设上新水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白云机场T2航站楼
白云机场航线、南沙港区外贸航线通达全球
向北望去,一架架飞机在白云国际机场有序起落,去年超4000万旅客在这里到达和出发,旅客吞吐量蝉联全国第一。从白云机场出发,两小时航程可以覆盖中国西南、华中、华南地区,四小时航程可覆盖中国及东亚、西亚、南亚、北亚地区,十二个小时航程可覆盖全球主要城市。未来,一座崭新的T3航站楼将在白云机场现有航站区的东南侧拔地而起,成为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建设、推动广东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看向南边,一辆辆货车进出南沙港区码头。今年5月30日,南沙港区正式开行南沙港铁路运营以来的首趟中欧班列,真正实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南沙港无缝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也从此开启了“国际班列+港口+园区+产业”运营新模式。
“三环+十九射”路网通达广东省20个地级市
在白云机场和南沙港区之间,广州南站见证着高速铁路的发展。十年前,广州南站刚刚建成不久,广州也刚迎来第一条高速铁路——武广高铁。广州至武汉最快3个半小时就可到达,“中国速度”就此在广州拉开帷幕。
中国高铁发展飞速日新月异。广州南站2021年全年客流量达1.2439亿人次,连续多年蝉联全国火车站年客流量的第一。如今,广州始发的高铁出省通道已有4条,包括武广高铁(京广高铁)、广深港高铁、贵广高铁、南广高铁。此外,广州谋划了由中心辐射至周边城市中心“两纵两横”的十字形广州都市圈轨道交通快线网络,正全力构建自广州中心至佛山、东莞中心30分钟,至中山、珠海、清远中心60分钟的轨道经济生活通勤圈,打造“一张票、一张网、一串城”的大湾区轨道交通新格局。
交通路网畅通,城市发展的血液加速流动。十年前,广州高快速路基本形成“2个环(环城+绕城)、14条放射线”高速路网布局;如今,“三环+十九射”主骨架路网基本形成。十年来,广州市积极推进环+放射的高快速网络布局建设,重点推动与周边城市联系通道建设、扩容。2018年,北三环高速二期(44公里)建成通车,标志着珠三角环线全线贯通;2020年11月,花莞高速(54公里)建成通车,对实现珠三角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广州高速公路(含收费快速路130公里)通车里程达到1144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全省第一,全市高速公路网密度0.15公里/平方公里,处于全国前列;与大湾区联系高速通道21个,通达广东省20个地级市以及我国大部分省市。
地铁加快广佛同城化 公交接驳到家门口
市内交通是地区发展的动脉,繁忙的地铁和公交是城市欣欣向荣的一个缩影。
广州地铁通车里程从2012年的236公里增长到目前的621公里,一跃成为全国第三、世界前五。广佛之间开通三条地铁线路,同城化进程不断加速。
这十年,广州大力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156条夜间公交线路居于全国前列。十年间,广州实现公交网络全覆盖,广州市中心六区公共汽电车线路条数、线路总长度由726条、11411公里,增长至843条、14373公里,建立了“干、支、微”三层次公交体系,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由87.30%提升至100%。
8月12日,白云区大源街“拥军优属便民专线开通”,9公里长的路程,沿途设置13个站点,方便沿线部队官兵、家属和大源街居民接驳地铁的“最后一公里”,坐车能到“家门口”。这十年中,广州大力推进便民服务车试点工作。现广州市开行便民服务车线路150条,日均客运量超过4万人次。
未来,广州将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融入全球城市坐标体系,提升综合门户枢纽能级,为链接全球书写崭新答卷。
案例分析
全球首个江海铁多式联运全自动化码头运行
珠江之畔,蔚蓝海岸,码头边红色岸桥林立,橙色的无人驾驶智能导引车穿行,岸桥按照信息系统自动发布的指令,精准完成集装箱装卸。智能导引车通过智能算法,自动规划路径,将集装箱运往目的位置,如同科幻电影中的场景。
今年7月28日,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正式投入运行。该码头是全球首个江海铁多式联运全自动化码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新建造的自动化码头。
据了解,指挥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运作的“超级大脑”是全球首创且完全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是最智能的自动化码头信息系统。“有了这套信息系统,我们码头的机械、车辆都很‘听话’,确保高效运作。”南沙港区四期工程总经理何业科介绍,从今年上半年开展的常态化实船作业测试情况来看,目前效率已超过传统人工作业集装箱码头水平,未来作业效率会更高。
南沙港四期码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水平布局全自动化码头,具备同时作业4艘大船和16艘驳船的能力,可适应多式联运的作业模式。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机器人与自主系统领域主任、自动驾驶中心主任刘明介绍,该自动化码头,为整个港口行业的自动化改造提供了低成本解决方案,让老码头提升为智能化码头也成为可能。同等规模下,改造后的码头可节省约七成人力。
20年前,广州南沙龙穴岛曾是一个荒岛,岛上没有路没有电;现在,这里靠泊的巨轮越来越多,已经跻身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广州港南沙工程办公室副主任丁英品是一直坚守在南沙港区前线的建设者之一。他告诉记者,南沙港区是广州建设国际航运枢纽的重要支撑,大湾区航运功能重要承载区。近十年,是广州港口建设的高峰期,总投资超过200亿元。
丁英品说:“十年来,我们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汽车滚装码头港区、华南地区最大的粮食码头、全国最大的单体冷库和华南地区最大的冷链分拨中心。南沙港四期工程建成后,南沙港区集装箱年吞吐能力有望突破2400万标准箱,位居全球单一港区前列。看到这些成绩,我感到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全国最大单体航站楼将于2025年建成
施工机械高耸林立,巨大的“钢铁臂膀”正在有条不紊地作业;焊工们正在进行钢结构网架拼装,电焊激起的火花以及施工设施的轰鸣声,显示着建设工地的忙碌……这是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西四指廊项目工地常见的一幕。
西四指廊工程与T2航站楼东四指廊工程同为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T1和T2航站楼将连接成一个整体,组成白云机场第一航站区。
“钢网架结构安装高度较高,纵横向跨度较大,结构杆件数量众多、规格各异,施工难度不小。为此,我们采用‘原位拼装+超大型液压同步提升’安全施工技术,将钢结构屋盖共分为四个提升区域,各区域将网架结构在楼层拼装完成后一次提升到位。”此项目建设单位中建八局执行经理匡卫国介绍说,该技术减少了大量的高空吊装与高空焊接作业,并实现更高精度的测量定位以及误差控制,确保了项目更快更高质完成。
作为助力构建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重点工程,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于2020年9月27日开工,计划投资超544亿元。未来,全国最大的单体航站楼T3航站楼和交通中心工程建设全面展开,飞行区土石方工程顺利推进,东四西四指廊工程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各方均为确保三期扩建工程2025年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争分夺秒。
其中,T3航站楼建设最引人关注。面积超42万平方米的T3航站楼于2021年6月26日开工,建成后将成为一座多种交通方式联运的航站楼综合体,引入“两高铁、两城际”——广河高铁、广珠(澳)高铁、穗莞深城际、芳白城际,结合T1、T2航站楼现有地铁3号线北延线,将实现从白云机场20分钟内可达广州火车站或广州白云站(棠溪站),30分钟内通过高快速路可达老城区和天河中心区,同时联通珠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提升广州国际航空枢纽竞争力。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卢梦谦、李妍、李天研、黄庆、林晓丽 通讯员 邹井棋、王颖、陈蓓、何宣仿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骆昌威、庄小龙、李波
热门
联系我们:52 78 229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豫ICP备17019456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