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网讯 6月26日上午,位于广州国际生物岛的粤港澳大湾区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生物岛研发中心正式启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正式启用: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空间
2019年6月10日,粤港澳大湾区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以下简称“IHM创新中心”)在第三届官洲国际生物论坛上正式揭牌成立。经过三年建设发展,IHM创新中心实现从“0”到“1”的突破,针对国内医疗器械产业所面临的技术转化困境和需求,逐步创设全链条创新生态圈,搭建起产业创新公共平台。
创新中心生物岛研发中心是IHM创新中心全产业链创新生态圈的核心载体,生物岛研发中心总建筑面积5.5 万㎡,地处广州国际生物岛星汉大道和螺旋一路交界处,位于国际生物岛的核心位置。从空中俯瞰,以“X”作为建筑外在形态设计的创新中心生物岛研发中心造型非常独特,充满了科技感和未来感。
专为医疗器械创新创业者量身打造的创新中心生物岛研发中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空间。医疗器械创新研发需要多学科背景的高技术人才进行协同创新,涉及专业领域包括医学、材料、光学、化学、物理、电子、软件、算法结构等等。创新中心生物岛研发中心内设置有科研创新空间、交流互动空间、办公协同空间,它们交织分布、彼此联通,促进无障碍交流与无围墙创新,为医疗器械创新创业者打造一个更具活力的开放式创新平台。
国产替代:自主创新研发势在必行
作为医疗器械需求庞大的人口大国,我国高性能医疗器械过去长期依赖进口且价格高昂,临床亟需质优价低的国产高性能医疗器械。高性能医疗器械自主创新研发势在必行。然而创新医疗器械从研发到转化尚存机制障碍,创新型医疗器械的创业道路艰难且漫长,特别是在创业早期尤为耗费时间和资源,很多有价值的项目倒在了从0到1的阶段。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是行业共识。
依据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粤港澳大湾区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依托大湾区优势条件,打造涵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转化、注册报批以及市场准入的高性能医疗器械一体化创新平台。推动产研学医紧密合作和资源共享,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速孵化医疗器械创新产品和企业,提升高性能医疗器械国产化市场占有率和产业化水平。
创新中心:力促医工结合加速成果转化
在医疗器械创新研发领域,医生与研发工程师的深度结合在产品研制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往往会提出新的医疗器械需求或发现现有医疗器械的不足之处,并促使医生与相关工程人员一同思考研发改进方案,并进行协同创新与科研攻关。
目前,IHM创新中心已建设有植介入、电生理、医学影像、智能医疗设备四大技术平台,将有力推动医工结合,为医工协同创新提供共性技术支撑和关键技术攻关。同时,着力推进国际先进技术引进和技术平台搭建,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对接全球前沿医疗科技,与国际GLP标准医疗器械检测平台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与科研院所、临床机构和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为初创团队配套服务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市场销售所需的精准支持,加速医疗器械创新成果迅速转化。
IHM创新中心聚集了一批国内外医疗器械行业先行者和资深从业者,创新中心的产业拓展和投资孵化团队对国内市场有着深厚的把握能力和丰富的运营经验,持续培育和引进脑科学、心血管和外周血管、微创治疗、有源器械、机械数字及智能化、生物材料等医疗器械前沿领域创新项目,可以为不同创新主体精准提供多元服务,为医疗器械创新项目和团队提供覆盖全产业链的有力支撑。
孵化成果:广州首家神经介入器械企业
近年来,国内神经介入手术需求量持续攀升,在这样的背景下,2020年8月26日,由IHM创新中心孵化的广州首家神经血管介入医疗器械企业——广州易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介医疗”)注册成立。
目前,易介医疗自主研发的“Easyport™远端通路导管”分别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和美国FDA510(K)上市许可,可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血管内介入治疗,也可用于出血性脑卒中辅助栓塞动脉瘤及其他脑血管疾病,这也是广州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研发的首款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其另一款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自主研发产品“Speedpass™血栓抽吸导管”也获NMPA批准上市。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瑞琪 通讯员:星汉
热门
联系我们:52 78 229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豫ICP备17019456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