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江西发现我国首个野生娃娃鱼自然保护区

2022-05-19 08:10:37    来源:大江网    

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属于世界濒危物种的“中国大鲵”是我国一种珍贵的两栖动物,堪称“国宝”。由于外貌好似一个虎头虎脑的黑胖娃娃,叫声又与婴儿的啼哭声极为相似,因此它的另外一个名字“娃娃鱼”更广为人知。

近日,好消息传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在宜春市靖安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以下简称九岭山保护区)发现纯种大鲵野生种群,并被命名为“江西大鲵”。研究表明,江西大鲵种群是我国首个可记录大鲵完整自然生活史的野生种群。

2020年8月,九岭山保护区放生的一条离队野生中国大鲵。

宜春靖安是我国“娃娃鱼之乡”

在被改编成多部影视片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一段有关“配角”娃娃鱼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一灯大师”的弟子不慎将一对娃娃鱼放走,结果鱼儿游弋瀑布水底岩石之下后再也没了踪迹……实际上,作为现存体型最大的一种两栖动物,娃娃鱼也确实活动在清澈、低温的溪流或者天然溶洞中,栖息在泥中或者阴暗的岩石缝隙中。

据了解,娃娃鱼体长一般为1米左右,最长的可达2米,体重最大为50千克;其食物包括鱼、蛙、蟹、蛇、虾、蚯蚓及水生昆虫等,野生状态下可存活120年。

野生娃娃鱼数量极为稀少,且分布极为广泛,主要在中国的长江、黄河及珠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上支流中被发现。1976年,我省宜春市靖安县成立潦河大鲵自然保护区,成为我国第一个野生娃娃鱼自然保护区。2005年,靖安县被授予“中国大鲵(娃娃鱼)之乡”称号。

九岭山保护区曾多次报告娃娃鱼活动踪迹

九岭山保护区位于靖安县境内,始建于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于2010年4月建立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据了解,保护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7.8%,具有生物的多样性,其中也包括中国大鲵在内的85种两栖类爬行类动物。

“附近村民已经多次报告发现有娃娃鱼活动踪迹。”九岭山保护区工作人员汤勇介绍,仅2020年,九岭山保护区大杞山保护管理站就两次接获村民发现有娃娃鱼“受困”报告,并组织放生。

汤勇告诉记者,2020年8月,罗湾乡南村有村民在鱼塘附近的水沟里发现一条野生娃娃鱼的身影,随即向管理站报告。管理站会同靖安县林业局工作人员赶至现场后发现,这条娃娃鱼可能是在雨季因溪流涨水,不知不觉地就远离了原栖息地。经检测,这条娃娃鱼呈棕褐色,体重约2.2千克,长75厘米,野性十足,没有任何外伤,完全符合野外放生条件。考虑到水塘边很难达到娃娃鱼生存所需的水质、石缝、食物等条件,九岭山保护区将其安全转移至保护区大杞山保护管理站辖区的溪流中放生。

九岭山保护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保护区内地形高差1000多米的山峰有数十座,5公里以上长度的溪流有12条,极其适合娃娃鱼等两栖动物生活繁衍。2021年8月,省林业科学院与保护区组成联合调查组,共同开展两栖爬行动物调查,发现保护区内除有野生中国大鲵外,还有中华蟾蜍、棘胸蛙、花臭蛙、大绿臭蛙等两栖动物优势种。

“江西大鲵”是我国首个纯种大鲵野生种群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人员调查发现,已在地球繁衍生存亿万年的娃娃鱼现状是“野生纯种自然种群难觅,但大量混合个体囤积在商业养殖场中”。也就是说,目前娃娃鱼的野生纯种种群极为稀少,对野生娃娃鱼种群的寻觅、保护迫在眉睫。

“寻找到未受杂交污染的大鲵原生种群,进而确定各物种的分布和濒危状况,是突破当下保护困境的关键。”近期,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在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纯种娃娃鱼野生种群。综合其形态学和遗传分化证据,研究人员将其描述为一个新种——“江西大鲵”。

经过为期18个月的野外监测及连续两年的科学观察,生活在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江西大鲵种群没有受到外地大鲵的杂交污染,各年龄段大鲵活动频繁,并被科学家多次观察到有野外繁殖活动。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柴静领衔的科研团队认为,“江西大鲵”是目前我国首个遗传身份明确且野外稳定繁殖的大鲵纯种种群,同时也是我国首个可记录大鲵完整自然生活史的野生种群,为系统收集物种的基础生物学和栖息地生态学资料等提供了宝贵机会。这些基础研究数据也是评估其濒危程度、制定相应保护行动计划的重要依据。

专家建议为“江西大鲵”专门设置保护区

记者了解到,调查显示,江西大鲵种群是一个单点分布的孤立种群,该种群始终与生活于湖北、湖南等地娃娃鱼种群隔绝,没有交叉接触。另外,江西大鲵种群的栖息地水域面积为36平方千米,不能完全满足种群繁衍生活的需要。

“江西大鲵种群也可能由于数量较少、相对孤立以及栖息地环境变动等因素而变得岌岌可危。”柴静认为,在夏季,江西大鲵种群栖息地上游溪流会经历短暂的山洪,进入冬季后则常常会因为枯水而断流,而栖息地的下游则建有人工修建的水坝,这是导致种群生活环境无法扩大、活动范围相对受限的主要原因。因此,亟需为“江西大鲵”建立完善保护行动计划、开展抢救性保护工作。

基于江西大鲵纯种野生种群的发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科研团队建议,为防止珍贵的“江西大鲵”将来可能因为数量少、活动相对孤立以及栖息地环境变动等因素陷入濒临绝种、走向灭绝的境地,应为它们专门设置一处囊括整座山、水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

[责任编辑:h001]

资讯播报

联系我们:52 78 229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豫ICP备17019456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