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区启慧学校的学生体验到棒球赛场上的快乐。
直到现在,宾昕宇母亲依旧清晰记得一年前的一天,自己儿子——一个21岁的轻度脑性麻痹者(“心智障碍”的一种)在广州市少年宫的篮球场上打球,担任轮值队长。这个曾经因“残障”而对未来“打定输数”的自卑男孩一边跑位,一边拍手示意伙伴前压。他想要得分,想要胜利,少年的求胜心,令在场边见证的母亲一瞬间热泪盈眶。
那是一堂寻常的体育课,但宾昕宇在2020年前从未接触过。
很少人知道,这样一节普通的体育课,其实也是国内逾2000万伴随社交、学习障碍的心智障碍人士在融入社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成长支持。“但受观念、师资、场地等方面的限制,国内心智障碍群体想要上这么一堂体育课,也不容易。”广东省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运动康复和特奥工作委员会一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的广州,无论是特殊学校还是社会组织,其实都在普及体育运动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改变悄然发生。但对于特殊孩子家长而言,“改变可以来得再多一些”。
篮球教练带心智障碍青年练习传球投篮。
“不是不肯教,而是不会教”
今年5月,为了解心智障碍群体运动康复实际情况,广东省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运动康复和特奥工作委员会对327名心智障碍者家长进行了关于运动康复的抽样调研。其中85.63%的家长认为“针对性的运动康复训练对心智障碍群体融入社会有一定帮助”。其中,只有不到50%的家长表示,孩子有参与针对性的运动康复训练或体育课。
一位心智障碍孩子的家长告诉记者,“女儿在普通学校读书时,几乎没有正式上过这门课”;也有家长表示:“孩子跟不上体育课的动作学习进度,有时也只能跟着耍,但没有实际效果。”一位家长在调研问卷中留言道,“不是老师不肯教,而是不懂怎么教。”
宾昕宇母亲对此深有感触。
宾昕宇自小确诊轻度脑性麻痹,体型偏胖、体能较差,宾昕宇母亲一直希望孩子可以增强体质,校园内的体育课本来能成为最好的锻炼机会。宾昕宇小学、初中都在普通学校度过,虽然也跟同学们一起上体育课,但老师们不会对他有什么要求。原来,宾昕宇平衡协调能力差、容易摔跤扭脚,甚至有一次在路上走着摔倒导致骨折。缺乏针对性的运动指引,无论是她还是学校里的体育教师,都不知道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带这个孩子科学运动。
在普通学校,针对心智障碍群体的体育教学实践几近空白。为了安全,宾昕宇母亲平时只能带着孩子散步、快走,但收效甚微。她说:“孩子一向很自卑,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好,学不会。”
“体育,也需要特殊教育”
相较于普通学校,以特殊教育为核心工作的特殊学校,则在近年来积累了不少实践基础。在越秀区启智学校特教教师彭少健看来,“只要掌握教学方法,很多问题也能迎刃而解”。作为一所接纳特殊孩子的特殊学校,越秀区启智学校定期开展足球、乒乓球、田径训练。在体育课上,彭少健会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特殊教育的手法。
“我们的热身动作中包括了弓步压腿,我会结合孩子的具体能力,在地面上放上两个不同颜色的呼啦圈。孩子左右脚分别踩在两个呼啦圈上,再引导一下,他们就明白了‘弓步压腿’的感觉了。”彭少健表示,“心智障碍人士的身体状况不尽相同,体育运动教学同样需要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调整,抽象概念具象化。”
同样是特殊学校的天河区启慧学校则将棒球运动引入心智障碍学生的运动康复训练中,除了成立学校棒球训练队,还建立棒球梯队,开发校本的棒球训练发展手册,供教师更有针对性地结合本校学生的能力特点开展练习。其引入的棒球运动和传统棒球运动相比,有不少不同点:使用的棒和球都是用发泡的材料制成,而且在规则方面通过缩小场地范围等修改,降低了棒垒球运动中的运动伤害风险。
“在特殊学校,体育运动被列入针对心智障碍孩子的个性化教育计划中,有相对充足的特教教师支持。”彭少健认为,要推动心智障碍者参与体育运动,需要培训出一批具有特殊教育经验、同时有体育训练能力的教师或教练,在学校、社区、公共场所等场景为心智障碍群体提供实际支持,“这是当务之急”。
宾昕宇练习篮球之余也喜爱其他运动。
在球场上成为阳光少年
特殊学校之外的心智障碍群体,如何获得合适的运动康复训练?实际上,近年来的广州,不仅仅是特殊学校在探索运动康复训练。宾昕宇,便是社会组织推动运动康复训练的受益者之一。
2020年,察觉心智障碍群体运动需求的广州市心友心智障碍者服务协会组织专业篮球教练在广州市少年宫开设了公益篮球训练营。而宾昕宇在母亲的鼓励下,如愿通过评估成为学员。
那时,宾昕宇母亲心里没底,她总站在篮球场旁,发现教练会把握程度,尽量减少对抗性,关注在运动技巧和团队协作上,而且强度是慢慢上的,所以宾昕宇能逐渐适应。大概一学期后,跑跳、投篮的灵活性有很大改善,“连跑姿都比以前顺眼多了”,以往稍微一动就满身大汗,但现在,耐受力逐渐增强,而且感受到了运动的快乐。
宾昕宇母亲记得,孩子每次上完课回家,会说:“好累,但是很舒服”;以前在普通学校没能结交到什么朋友,现在在篮球队,没有了所谓的“残障”标签,他们在一起互相包容,聊得来的伙伴有时候还约着吃饭、逛街。还有一次,宾昕宇母亲前去“探班”,恰好是儿子轮值队长,看到他在球场上一边跑一边拍手让伙伴们跟上的样子,她的热泪几乎夺眶而出:“没想到这一刻能看到他那么自信、阳光。”
而在篮球教练梁梓浩看来,改变并非个例,“更多人其实都有改变的机会。”他说,篮球班一个班有12~15个同学,学员融合在一起,学会合作,在篮球场上一次又一次打出不一样的精气神,“至少有七成孩子发生了明显变化”,只是现实中,提供给这个群体的运动机会少之又少:“大家把运动的门槛想象得有点高,我们的尝试只能改变十几个人,但现实中有上万个这样的家庭。如何进一步向这个群体普及推广体育运动,始终面临挑战。”
统筹/温俊华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赞、贾政、林琳
图/受访者提供
热门
联系我们:52 78 229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豫ICP备17019456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