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网讯 “可以了,如果核酸阴性,下周去我们门诊给你把蛀牙补上。”“你下周来我们医院,我给你治疗一下你的牙周病。”在核酸检测现场,一些市民惊讶地发现,家门口做个核酸,顺带多了一个“福利”:化身“大白”的医护人员原来是口腔医生,他们不忘职业敏感,顺带把市民存在的口腔疾病也发现出来了,细心给予了做核酸市民必要的健康提醒。
据了解,4月9日至12日,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已分批次累计派出应急核酸采样队伍90多个小分队共计500余人次,支援南沙区、越秀区和海珠区的社区核酸采样,包括五大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在内的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悉数亲自带队上阵,化身“大白”参与到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中。
牙医化身“大白”
不忘“看牙”职业习惯
“大白”细心为孩子进行核酸检测。
4月9日,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医护人员在南沙区的核酸检测点工作,牙周病科副主任宁杨副主任医师所在的团队有10人,当日,他们先后分成了5-6个分组,负责该片区居民的核酸采集工作。
“小朋友,你牙齿有蛀牙了,要注意少吃甜食,平时要注意口腔卫生哦。”原本做完核酸正准备离开,“大白”温柔细语的叮嘱让乐乐(化名)感到很好奇——这个“大白”还会检查牙齿啊!原来,乐乐的上下门牙都是蛀牙,平时父母对他牙齿的关注并不多,在一旁同步等待做核酸的乐乐家人听到后,才意识到孩子牙齿健康问题,“平时我也没关注他有没有牙疼,真的特别感谢医生的提醒,要带他去看口腔科了。”
这位“大白”就是宁杨了,这一幕的对话,在当日的核酸检测点变得很常见。宁杨介绍,他们当日所负责的小区,过来做检测的有四分之一是孩童,有一些口腔卫生观念不强,有蛀牙的情况比较常见,“一般看到了我们‘职业病’就犯了,忍不住提醒一下,因为孩子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如果没有尽早解决口腔问题,会进一步影响颌面部发育。”
除了孩童的牙齿问题,宁杨一行也会关注起成年人的口腔问题,“我所在的科室是牙周科,牙龈退缩是牙周病的典型表现,像牙龈红肿、比较严重的蛀牙、牙周病等,查看口腔可以很快发现出来。”当日中午轮换吃饭时,宁杨与其他医护人员都在讨论口腔卫生的话题,“口腔问题早日发现早日治疗,很多小隐患都可以尽早杜绝。”当日,宁杨所在的医疗队共对5000多人做了核酸采样,高效迅速完成了该片区采样任务,也对部分孩子和成年人进行了口腔疾病预防提醒。
特写:
三十年党龄老党员
“我在核酸采集现场”
来自口腔科的医护人员为市民采集核酸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珠江新城门诊主任蔡华雄今年56岁,是一名有着三十年党龄的老党员,这几日,他奔波在核酸采样现场、组织科室成员出动、门诊的多项工作中,周末也未曾休息。10日正是周日,当日没有值班任务的他放弃了休息时间,立刻报名参与支援核酸采集的工作,出发前往海珠区,穿上防护服化身“大白”,一直加班到当晚九点多才到家。
“现场核酸分布的点比较多,我是带队的科室主任,随时换上防护服就上,随时补缺,在现场我是年龄最大的‘大白,大家看到我在,工作也有干劲。”蔡华雄介绍,自己是多年的老党员,有丰富的沟通经验,现场组织协调、与社区人员沟通对接,都很熟悉。
“去年我们也有支援疫情工作,不到十分钟就完成了报名,每次有支援任务,我们党员和群众都非常积极,很快报满,我自己也深受感动。”蔡华雄介绍,他所在的党支部有20多名党员,少则一人参与过1-2次支援,多则一人参与过7、8次支援,“只要有召,我们党员都愿意冲在前面。”
据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院长程斌介绍,医院4月8日晚接到通知立即部署、征集动员,4月9日至12日,已分批次累计派出应急核酸采样队伍90多个小分队共计500余人次,支援南沙区、越秀区和海珠区的社区核酸采样工作,“我们迎着晨曦出发,沐浴星光归来,在全体队员的不懈努力和社区居民志愿者的大力配合下,截至12日下午16时已累计采集样本13万余份。在充分保障患者口腔就诊需求的同时,该院包括五大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在内的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悉数亲自带队上阵,组织科室医护做好支援核酸采样工作,展现了光华人的责任与担当。”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梁超仪 通讯员:王心怡
热门
联系我们:52 78 229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豫ICP备17019456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