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推行节地生态葬三十四年 思念从不局限于碑前

2022-04-06 09:07:20    来源:大洋网    

白云山思园,工作人员在树葬区献上祭奠的鲜花。

大洋网讯 四月正是春来时。在广州,清明期间缅怀逝去的亲友是传统,而思念从不局限于碑前。

清明假期期间,在白云山北麓的思园内,工作人员面朝150亩山林树木,敬献花篮、诵读祭文,缅怀长眠树下的逝者。在增城正果万安园,绿树茵茵、繁花朵朵,工作人员将此处打理得生机盎然,人们站于花前,再忆前人往事。此外,也有人驻足江边,望着江水流向大海的方向,怀念融入大海的亲人。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丧葬是大事。人们要安置骨灰,安的不仅是逝者的去处,更是寄托生者的一份心意。而过去这些年,区别于传统的丧葬形式,不立坟、不起碑的节地生态葬法在广州悄然兴起。记者从广州市民政局了解到,自1988年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行骨灰撒海的殡葬改革以来,广州一直在倡导不占或少占土地的葬式葬法,包括骨灰撒海、草坪葬、花坛葬等。节地生态安葬逐渐被人们接受。如今,广州每年为逝者选择上述节地生态葬式葬法的市民比例超18%。

殡葬从业者:生态葬让曾经鲜活的生命继续“充满活力”

“用我们的行话来形容,殡葬服务场所其实不应该给人感觉到沉重的‘墓气’,我们是为逝者服务,但说到底,其实是为生者服务。”唐驰从事殡葬行业22年,从一线服务做到管理层的这些年,见证了许多场生死别离。然而,提及殡葬服务,他想到的第一个词却是“生命力”。在他看来,殡葬服务者应当为生者淡化悲伤,留下爱和记忆。“当这种纪念回归到本质的时候,很多‘风水’和‘立坟’观念也会被替代。”而节地生态葬恰恰是实现这一愿望的合适方式。

唐驰所在的正果万安园,是广州市节地生态安葬示范点,从建立之初便开始开发各类节地型生态安葬产品,花坛葬、树葬、壁葬、格位葬、楼葬如今超过1.5万位,节地生态安葬产品的覆盖率超过30%。“广东省红十字纪念园也在我们园区内,一批又一批的器官(遗体)捐献者名字就镌刻在纪念园的纪念碑上。其中有的孩子捐献器官后,家属为其选择了生态安葬。孩子其实火化后骨灰量很少,大家希望可以以另一种充满生命力的形式留住记忆。”唐驰回忆道,此前,就有一位不幸因病离世的孩子名字镌刻在纪念碑上,同时,家长看到纪念园旁就是生态葬园区,主动要求花坛葬,“他们说,这是自己唯一的孩子,希望孩子能和鲜花在一起。”

有一次,一位市民来到正果万安园,选择树葬逝去的妻子,并明确表示不需要骨灰盒,“他希望骨灰直接融入大自然,和树木共生长。”唐驰对此印象深刻。“这件事触动了很多工作人员,大家能从这位丈夫的举动中感到对妻子深刻的爱意,如果没有这样的爱意,想必是不会做出这个选择的。”他说,“这位丈夫当时告诉我们,妻子喜欢自由自在的感觉,不喜欢被束缚,自己想遵循爱人的喜好,用妻子生前觉得最自然和亲切的方式怀念她。”这些经历让唐驰越发感觉到殡葬服务的意义所在,“我们应该打造出一个生机盎然的公园,这里有花、有树,玫瑰成苑,让这些曾经鲜活的生命,继续以充满生命力的方式留在大家的思念中。”

在唐驰看来,殡葬服务所能获取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而节地生态安葬应是殡葬服务未来的大趋势。与此同时,他明显感受到,市民对节地生态安葬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但殡葬服务机构不能被动地调整方向,除了政策上的补助和支持,产品本身的高质量也是推动市民接受节地生态葬的重要条件。

市民说:以逝者最喜欢的方式 在这个世界留下足迹

“在我的印象里,老人家每次去祭拜都会大哭一场,伤心欲绝。”对于殡葬,市民刘女士也曾经陪家里老人祭拜祖先或者家人,但是这种亲身经历给她留下的印象只是“不忍”二字。十年前,刘女士拗不过老家亲戚,陪同老人家回老家拜祭,“我当时很担心他会伤心过度影响身体,毕竟年纪大了。”刘女士还记得,老家的祠堂建在一个山坡上,周围是荒山。老人家爬上山本来就吃力,到山顶后看到放着骨灰的祖先祠堂,悲从心中来,老泪纵横。

刘女士的父亲是一位老广州,对生态葬非常认同。在刘女士及其父亲看来,与其跋山涉水去一个氛围比较伤感的地方追忆,还不如自己重温一下逝者的照片和视频,看看以往的温馨片段,和儿孙们说说以往的故事,这样即使伤感,也会想起以往的幸福时光,情绪上不会过于激动。刘女士父亲作为八十多岁高龄的老人常说:“人活着的时候多陪伴,多孝顺就是幸福,人走了,就不要再给晚辈增加负担”。

立坟起碑的意义,如今正慢慢消解。对于不少年轻人而言,与其立坟起碑,不如遵循逝者遗愿,以逝者最喜欢的方式,在这个世界留下足迹,至于怀念的方式,其实也不再局限在墓碑坟头前。追忆先人,怀念家人,这些情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但是表达的方式却不断在变。“今天QQ空间弹出了去年今日写的说说,是去年和奶奶吃饭时写的。我很想奶奶,就找出空间里奶奶的照片和视频看看”……对于“80后”王蓉来说,清明节这几天她会在QQ空间里“想念”家人,她更愿意把感情埋在心里。家住荔湾区的何文光是“95后”,往年都会回家和父母一起前往外公外婆的坟前祭拜。因为疫情的缘故,他没法回家。但是,他还是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逝去亲人的怀念。“有祭祀网站,可以为逝去的亲人建立一个祭祀馆,然后通过网络来进行追悼。”

生态葬背后的生命观:只有尽情地享受“生” 才能淡然地接受“逝”

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不少人选择生态葬不仅是秉持着“逝者不与生人争地”的观念,有市民坦言,“过去可能会觉得人走了一定要‘入土为安’,但现在越来越觉得,在生命的终点以及往后的思念都不应该‘死气沉沉’,我们要以更有意义的方式记住我们心爱的人”。

“生态葬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因为所有的殡葬方式有两个必须要满足的条件。”广东省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委会副主委、资深心理咨询师于东辉说,一个是不能影响生者的生存需要,传统的殡葬方式给环境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必须发展符合现实需求的新方式。其二是能够寄托生者的哀思,慰藉他们的心灵,“人们在乎的不是新或旧的殡葬方式,而是新的方式上是否能有一些仪式化的行为,令他们能感觉这片场景与逝者产生了连接,能承托自己的情感。”

在多年的咨询中,于东辉发现,传统教育中缺乏对“生死观”的教育,没有任何一个阶段的教育会告诉大家如何克服“死亡的恐惧”“亲人的逝去”,也许随着年纪增长,大家会慢慢从理性上学到比较正确的生死观,但是可能是因为不得不面对现实而从中学到,或者只是学到了一些理论、道理。“其实生死观的核心仍是在于‘生’。生当热烈,享受生命的每时每刻,只有尽情地享受生命,才能接受淡然的逝。”他希望,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的教育,能够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向下一代传递正确的生死观念,给予他们理性支持的同时,也给到感性支持。

广州节地生态葬创全国多个第一

全国率先实行骨灰撒海

早在1988年4月,广州便在全国率先实行骨灰撒向大海的殡葬改革。

2009年起,广州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免除群众参与骨灰撒海的活动费用。

2017年3月,《广州市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实施意见》出台,对生态奖补提标扩面,将骨灰撒海补贴提高至2000元/具。

2019年4月1日起,广州推出骨灰撒海常态化服务,实现预约登记常态化和出海告别活动多批次。

全国首个骨灰植树还林集中安葬点

1988年,广州市民政局会同园林局在风景秀丽的白云山畔开辟了“思园”骨灰树葬区,这里是全国第一个骨灰植树还林集中安葬点。

1989年3月举办了第一批骨灰还林活动。

开设园区以来至2012年,“思园”共举办骨灰植树活动96批次,还林骨灰2.12万具,参加群众逾4万人次。

全市整体节地生态葬率达84.25%

目前全市节地生态安葬率84.25%,其中户籍死亡人口的骨灰超65%寄存在骨灰存放设施,骨灰撒海、草坪葬、花坛葬等其他节地生态葬式超过18%。

截至2021年底,广州市累计发放各类生态葬补贴近1500万元。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赞、杨欣、林琳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浓

关键词:
[责任编辑:h001]

资讯播报

联系我们:52 78 229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豫ICP备17019456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