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编制了《广州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征求意见稿,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率稳中有升,到2025年,广州市国控断面水质目标达到Ⅲ类水以上提升至12个(2020年为6个);地表水优良(达到或者优于Ⅲ类)比例达到92.31%(暂以国控断面计算)。“十四五”期间,广州将建设1360公里碧道。
地表水劣V类水体断面全部消除
“十四五”期间,围绕有河有水、有鱼有草、山水和谐的总体要求,广州将精准实施“一河一策”。至 2025年,广州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面深入建设节水型社会,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初见成效,重点河流生态流量得到保障。
——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率稳中有升,到2025年,广州市国控断面水质目标达到Ⅲ类水以上提升至12个(2020年为6个);地表水优良(达到或者优于Ⅲ类)比例达到92.31%(暂以国控断面计算);地表水劣V类水体断面全部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85%以上并稳定提升;排水单元达标率达90%。
——全面深入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用水效率。积极推进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大力实施节水行动,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到2025年,对标国际一流湾区,将城市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 30%。
——河湖生态保护修复有效推进。全面贯彻落实《广东省江河湖库水生态环境调查评估工作方案》,在重点江河湖库开展水生态环境调查评估工作;落实万里碧道工作部署,水生态空间保护修复初见成效。到2025年底,规划建成河湖生态岸线达260km(含自然型碧道建设长度);恢复湿地面积达3平方公里;增加流溪河、白云湖和增江特有水生生物资源量;修复增江增城段水生生物洄游通道;修复大学城环岛、南沙滨海滩涂。
——生态流量得到保障。到2025年,通过生态调度及闸坝改建,流溪河、增江达到生态流量(水位)底线要求;流溪河上游,黄龙带水库坝下河段处恢复生态基流;完成绿色小水电及水闸改建13 个,包括流溪河11个、增江2个。
“十四五”期间新建公共污水管网约2700公里
为补齐污水处理能力短板,“十四五”期间,广州市将继续坚持“以流域为体系,以网格为单元”的系统治水思路,全面落实控源、截污、管理治水方针,以河长制为抓手,聚焦主要污染物氨氮减排,以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排水单元达标攻坚和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为重点。
到“十四五”期末,广州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总规模达到853万吨/日以上,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规模约为79.5万吨/日。
广州将全面开展排水管网排查,着力补齐污水管网缺口。完成90%排水单元达标创建,2023年底前基本完成全市443条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
2024年底前,基本完成排水单元达标创建任务。广州将完善污水转输系统建设,“十四五”期间,新建公共污水管网约2700公里。推进老旧排水管网更新改造,到2025年底,完成存量排水管网更新改造及隐患修复200公里。
针对进水生化需氧量(BOD)浓度低于100mg/L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广州将围绕服务片管网开展“一厂一策”推进提质增效系统化整治工作,持续开展源头污染源治理,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2025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 85%,BOD进水浓度达到110mg/L以上。
《规划》还提到,将落实水生态环境空间管控,构建多层次水生态格局。对流溪河流域、增江流域、珠江西航道、珠江广州段、广州珠江河口区等流域进行空间管控。
对珠江西航道,“十四五”期间,广州规划进行 152条黑臭河涌流域整治,通过《广州市中心城区利用再生水生态补水工程规划》,利用建设污水处理厂进行再生水补水加大内河涌的环境容量,解决非汛期生态需水量不足,水质难以达标的问题,以期实现“人水和谐”、水质稳定达标的规划目标。
珠江广州段流域内水质呈现轻度至重度污染,主要支流水质为良-重度污染,珠江前航道、后航道、东江北干流等河网区的重要支流部分河段水质仍为劣Ⅴ类。珠江广州段汇水范围涉及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番禺区等,多为广州市中心城区,生活源为流域水污染主要来源,城市污水收集处理基础设施依然存在短板。
“十四五”期间,广州规划开展江南大道、宝岗大道、新港路主干管网、广纸片区污水管网完善工程,同时进行沙河涌、猎德涌等河段的渠箱清污分流工程,以期在中心城区实现“人水和谐”、水质状况持续改善的规划目标。
记者吴雨伦
热门
联系我们:52 78 229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豫ICP备17019456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