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点半后怎么办?市政协委员支招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提质

2022-01-25 09:04:10    来源:南方Plus客户端    

1月24日,广州进入两会时间。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软件学院执行董事兼常务副校长迟云平撰写了6份建议,其中4份是与“双减”话题密切相关。

2021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广州市作为全国试点城市,就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合理利用校内外资源、强化培训收费监管等三方面先行先试。

“无人看管孩子的‘四点半’一直是困扰家长的一大难题,便利与隐患共存的校外托管及培训机构难以让家长放心。”迟云平说。

为解决难题,教育部于2017年印发了《关于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课后服务”正式登上中国教育的“历史舞台”;2021年7月,广东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中小学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

但调查发现,推行了近半年的“课后服务”大多由家庭作坊式“小餐桌”“补课班”来填充,主要解决小学生的吃睡问题,形式单一、管理落后。校内的课后服务受师资、办学条件、经费等方面的局限,开设的项目有限,不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需求。同时下班最晚,既当老师又成保姆的教师产生了意见,也是困扰学校的大难题。

“双减”意见中,更加明确提出了保证课后服务时间、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拓展课后服务渠道等举措,旨在达到解决看管、提高育人水平的双效能。高质量课后服务的工作要求与供给不足的现实困境如何实现统一?迟云平给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

一、丰富形式,兴趣先导。设置体育运动、科技探索、社团活动、传统文化教育、常识讲座等形式多样的课程及活动。安排上动静结合,美育体育兼顾,符合孩子天性,贴合孩子兴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做好衔接,打造特色。结合区域及办学特色,充分发挥校内师资自身特长,打造“一校一方案”课后服务,创建本校课后服务品牌。如根据孩子的兴趣及需求实施科普班、创客班、国学艺术班、非遗进校园等作为课堂教育的延伸。

三、引入资源,拓展空间。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文件,鼓励校外资源参与,为社会资源参与校园课后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支持区域高校、少年宫、博物馆、科学馆、志愿服务社团等校外活动机构的联系合作,构建资源稳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体系。优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艺术、科技、民间手艺者等人才到学校组织开展课后活动。完善对校外培训机构参与的遴选和监管机制,使之规范化、常态化支持“双减”落地,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四、加强保障,坚持公益。设立课后服务专项并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完善教师课后服务补贴制度。积极探索以财政支持为主、家庭分担为辅的方案,并加强收费管理监督工作。同时,兼顾困难地区学校及贫困家庭个体,给予特殊帮扶。

五、疏通障碍,师生共进。因参加课后服务延长工作时长,教师会在无形间积累起无法专注教学、无暇兼顾家庭、教师成保姆等不满和压抑的情绪。教师对政策的认识决定着课后服务的质量,因此学校应加大对教师的心理关注与疏导,同时积极探索“弹性工作制”给教师减负。

【南方日报记者】朱伟良

[责任编辑:h001]

资讯播报

联系我们:52 78 229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豫ICP备17019456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