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科普志愿者开展科技助农活动。(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阳 摄)
【资料图】
“心相莲·搭把手”系列报道之二
村里来了“红马甲”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阳 通讯员 黎亮钰
2月27日,阳光正好。在湘潭县乌石镇平山村,漫野的油菜花悄悄探出了“脑袋”。金黄的油菜花与村庄、居民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田园画卷。
在金黄的田野中,一群“红马甲”被村民围住。“这株油菜,根须多且白,秆子壮,这是高产的象征……”“红马甲”赵立国正耐心细致地进行讲解。
当他拨开叶子,油菜秆上出现了一个“伤疤”。“这是菌核病的症状。”赵立国提醒。“现在严不严重,如何快速有效防治?”村民们关切地询问。
赵立国当即给出建议,抓住晴好天气,立即进行田间管理,开沟排水,通过植保无人机喷洒防治病虫药剂和硼肥,为油菜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促进油菜高产、优质、丰收。
针对村民关心的如何科学用药、如何选用防治药剂等问题,“红马甲”们一一进行解答,并现场演示了植保无人机喷药的注意事项。
倾听时,村民杨正军不时点头,并将一些重点和要点记在心里。在田地里摸爬滚打半辈子,杨正军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科技带给农业的新变化。“耕、种、收、藏基本实现机械化,很多新技术也逐步推广运用。”他告诉我们,关键时刻,有“红马甲”在身边,很安心。
这些“红马甲”是来自湘潭县农业农村局,是“莲乡里手”科技科普志愿者。湘潭县2022年获湖南省粮食生产(油菜)先进县,共种植油菜20多万亩。当前,正值油菜生产管理的重要时期,志愿者下村入户面对面进行指导,助力油菜丰产增收。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季,也是备战春耕生产的“黄金期”。志愿者们给村民们带来了一项新技术——干籽包衣播盲谷技术。
在一处仓库内,志愿者们将金灿灿的稻谷和几瓶红色的药剂倒入种子包衣机内。随着机器启动翻转,药水均匀地包裹在稻谷上,为其披上了红色的“外衣”。
“这就好比种子穿上了‘防护衣’,起到防病虫、促壮苗的效果。”志愿者陈鹤松介绍,目前,全县共配备了20多台机器,只要种粮大户有需要,技术人员提供随叫随到服务。通过干籽包衣技术提高成秧率,培育壮秧,为早稻生产奠定好的苗架基础。
了解这一新技术后,村民们跃跃欲试。“秧好一半禾。种子包衣后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杨正军决定今年就尝试。
除了推广运用新技术,志愿者还在品种选择、备肥料、土地翻耕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指导,积极服务油菜、早稻生产。
“志愿者送技术上门,送到了我们的心坎上。接下来,我们将把技术用在田地里,让水稻、油菜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村民们纷纷点赞。
此次在平山村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只是湘潭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湘潭市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的标准,盘活基层各类资源,打破部门壁垒,将散落在全市各部门的2068处服务场所、40多个网络平台等纳入文明实践阵地,建立了理论宣讲、政策解读、学习模范、群众文化、技术技能、邻里相助、传承民俗等工作平台。目前,全市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7个、所70个、站951个,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充分发挥阵地作用、聚力作用、辐射作用,因地制宜开展接地气、聚人气、提士气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去年,全市各中心(所、站)在“湘潭爱心银行”发布活动每周均不少于2次,每月不少于8次,全年发布完成的活动不少于18000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在莲城“遍地开花”,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热门
联系我们:435 226 40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京ICP备2022022245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