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元充值100元话费”“天大的秘密!扫一扫可以领100元”“先别拆!扫码领大额现金红包”“别扔,随机抽取一把遮阳伞”“别扔!扫码1元抽手机”……仔细看看我们每天收到的快递包裹,无论是袋子还是盒子,都不难发现类似这样的广告语。这到底是天上掉“馅饼”还是广告宣传方埋下的“陷阱”?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扫码并未领到礼品 反而掉进“陷阱”
8月24日,记者随机扫了快递包裹上一个印有“别扔,随机抽取1把遮阳伞”的二维码,微信页面跳转至“取件福利社”的抽奖转盘上,抽奖次数共5次。转盘上标注的奖品有遮阳伞、随机红包、福袋等,而经过记者的多次尝试,抽中的“奖品”均是福袋。福袋打开显示为一等奖——100元“神奇卡”话费券。领取奖品需要填写手机号,并且需要同意个人信息授权。记者在最下方点开“个人信息授权”声明发现,一旦主动在页面填写个人手机号并进行提交操作,即意味着同意奖品设置方收集、使用、共享个人相关信息,进行广告定向推送等。
同时,记者在抽奖平台注意到,所谓100元“神奇卡”话费券,是需要支付19.9元才能领取的。领取页面上醒目写着“实际支付金额19.9元,实际到账话费券100元,节省80元。”但其实在页面的最底部小字才能看到真相:100元话费券是分为20张5元优惠券,同时必须下载商家App才能查收话费券,且每次充值金额必须大于100元才能使用一张5元券。记者换了一个手机进行扫码,“中奖”结果是一样的。
随后,记者又换了两个快递包裹进行扫码,进去后发现依然是“幸运转盘”“刮刮奖”等抽奖环节,而无论尝试多少次,从来没有抽中二维码上承诺的奖品,抽到的不是电话卡就是要跳转下载App。
25日下午,记者在曲江路外的一个菜鸟驿站外观察了20分钟,发现大家取出的大大小小的快递包裹上基本都贴有一张印有二维码的单子。记者采访市民了解到,看着这些“扫码赢福利”的广告,确实有一些人忍不住拿手机去扫一扫。但是扫了快递包裹上的二维码后,不仅没有得到宣称的礼品,还掉到了“陷阱”里。
市民贺先生说,他有一次在快递上看到贴有“领取手机靓号”的二维码广告,就扫码进入选号界面,按照订单流程填写了身份信息并支付相应费用,结果一直没有收到相关快递,试图沟通时发现对方留的电话也打不通。市民白先生也表示,前不久,他在收到的快递包裹上看到“19元充值100元话费”的二维码广告,觉得很划算,于是扫码并按广告指引支付了19元,结果根本没有充值到话费,而是显示其开通了某App会员。
有公司专业从事快递广告业务
可以收集个人信息
那么,这些让人掉入“陷阱”的二维码广告是谁贴在快递包裹上的?记者采访了多家菜鸟驿站工作人员。有的直接说:“不知道”;有的表示二维码来自快递单打印机系统自带的模板,驿站控制不了;也有工作人员提醒记者,不必理睬此类“福利”,“没听说有人扫出礼品”。记者又采访一位快递公司配送员,其称快递公司提供的只是物流服务,正常的快递面单信息模板只有收件人名字、手机号、地址以及查询快递的单号,至于其他内容,他也不知道哪里来的。
随后,记者以“快递广告”为关键字在网上搜索,发现有专门的广告公司开通快递单打印面单广告服务。一家位于深圳的某公司就在其官方介绍页面上说明其专业从事快递广告业务,主要产品形态有快递包裹单、电子面单、纸箱广告、快递短信广告等。
记者以需要推广一款健康服务App为由拨打公司联系电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可以提供快递包裹打印面单上的广告服务,根据记者的意愿将二维码推广至全国或是指定区域,具体能到乡镇、社区。一个快递包裹上的广告为1分钱。当记者提出是否能够以针对性投放广告为目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对方表示没有问题。至于广告宣传具体投放在哪个快递公司,对方会根据需要的目标用户进行大数据匹配,主要是“三通一达”快递公司。
据公开数据,2021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1085亿件,支撑网络零售额接近11万亿元。据媒体报道,日前,安徽省消保委对1111份快递单样本进行了测试、统计和分析发现,674个样本中含有二维码广告,占比达60.67%。从商家店铺的打折促销信息,到下载软件、注册会员的二维码,加上领话费、送产品、抽奖等活动,大大小小的快递包裹,俨然成了推广信息和谋取利益的“摊位”。
对于这个现象,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热点专家王晓勇表示,在快递包装上用二维码发布广告本没有问题,但广告不能变成引诱消费者掉入“陷阱”的“馅饼”,也不能成为收集个人信息的手段。此外,消费者也应时时牢记莫贪便宜、谨慎扫码。不要因扫码领“福利”,反而被不法商家“套路”,中了商家的大圈套,从而导致个人隐私泄露或财产损失。为有效遏制这种现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应进一步发挥作用,规范快递市场,保护消费者正当权益。
热门
联系我们:52 78 229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豫ICP备17019456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