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黄武平 通讯员 徐文倩
早稻抽穗扬花,夏荷含苞待放。地势平坦的湘乡市东郊乡旺兴村田垄里,到处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走近那些四周用铁皮围挡的田块,不时可以看到一只只壮硕的小龙虾在水稻或荷叶间爬行,还有大大小小的甲鱼在水中游弋觅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月8日,旺兴村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田学文凌晨4时许起床,收网取虾、接待虾贩,并到其他稻田、荷塘、甲鱼池边走了一圈,忙到9时左右才回家吃早饭。他说,合作社现有1000余亩莲(稻)渔综合种养基地,今年4月下旬以来,平均每天出产小龙虾约1000公斤,上门提货和电话订货的商贩络绎不绝,供不应求。目前不是甲鱼上市旺季,而且生产基地甲鱼总量不多,不能大张旗鼓销售,只在端午节期间“悄悄”捕捞了约400公斤,提供给相对固定的重点客户或赠送亲友。
田学文是湘潭市较早从事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粮食生产的新型职业农民,先后创办了家庭农场、水稻种植和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耕地流转面积从最初的70亩逐渐扩大到目前的3500亩,以种植双季稻为主。10多年来,“学文”合作社及其本人相继荣获省、市、县(市)级“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科技示范户”“科技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2018年,田学文按照市、县(市)农业部门有关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部署,尝试“莲+虾”“稻+鸭”综合种养模式,开辟“莲虾共生”基地200亩,并在靠近沟渠、不便耕作的20余亩低洼田旁边搭建养鸭棚,分批饲养产蛋鸭5000余只。当年种养兼得,效益大增。
2019年,田学文将田间养鸭事宜全部交给村内3户农户,收益基本归他们。他自己在努力种好1000余亩双季稻的同时,紧紧依靠市、县(市)农业部门莲(稻)渔综合种养专业团队,通过参加培训、外出参观交流、专技人员现场指导等渠道,学技术、学管理,及时掌握市场信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综合种养知识技能。
2020年,田学文在原有200亩“莲虾共生”基地的基础上,投资扩建综合种养基地800亩,形成“稻+虾”500亩、“莲+虾”300亩、“莲+鱼”200亩的千亩示范片,生产规模和效益同步攀升。近年来,他又在这些稻田、莲田里分别投放一定数量的甲鱼、合欢鲫、澳洲青虾等种苗,增加“莲(稻)+”综合种养类型,不断提高耕地收益,成为全市莲(稻)渔综合种养优秀典型。
“每亩田投放约20只甲鱼苗,对改善水质、综合利用水面和饲料、降低成本支出具有重要作用。”田学文介绍,800亩小龙虾养殖区,正常情况下每天会产生50公斤左右的死虾。如果不及时捕捞会影响水质,而捕捞难度非常大。但有了甲鱼相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因为小鱼虾、螺头等是甲鱼的最爱。
田学文坦言,从事水稻、湘莲规模化种植这么多年来,尽管采取了多种办法节约生产成本,并充分利用新品种、新技术增产增收,但采取单一种植方式的亩平纯收入都只有300-400元。而莲(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每亩综合效益达1500元左右。因此,他将不断总结技术经验,探索最佳的“莲(稻)+”组合类型,通过适度规模的综合种养手段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热门
联系我们:52 78 229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豫ICP备17019456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