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的广州国际金融城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数据显示,2020年广州市金融业增加值达223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8.9%,比2017年提高0.5个百分点,自2019年以来已成为广州市第四大支柱产业。广州市金融业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防控金融风险等重要任务,扎实推进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护航广州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千年潮未落,风起再扬帆。站在新起点,广州正擘画着新的发展蓝图,《广州市金融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广州金融综合实力明显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广州市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9.5%,金融业总资产突破11万亿元。
2020年广州市金融业增加值达223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8.9%,比2017年提高0.5个百分点,自2019年以来已成为广州市第四大支柱产业。
2020年广州市金融业税收收入489.3亿元,比2017年增长23.1%,占全市税收的11%,税收重点行业排名第三。
截至今年9月末,广州地区本外币各项存款、贷款余额分别为7.3万亿元、6.0万亿元,比2017年分别增长41.8%、76.1%。
截至今年9月末,广州市境内外上市公司累计达到214家,比2017年增长41.7%,总市值约3.3万亿元,累计募资超5400亿元。
截至今年9月末,广州地区银行机构绿色贷款余额约5000亿元,全市累计发行各类绿色债券超800亿元,居各试验区第一。
截至今年9月末,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碳配额现货交易量累计成交突破1.97亿吨,位居全国第一。
广州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
绿色“硕果”累累
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绿色金融“活水”也正源源不断地注入美丽乡村建设中。初春的增城,山水相映,草木丰茂,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村民多以水果种植和鱼塘养殖为生。“开春时正值鱼苗投放的最佳时期,但是自有资金难以弥补投入与产出之间的资金缺口,我是小规模养殖户,缺乏有效抵押物、信用记录相对空白,很难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广州市增城区某村村民姚先生从事鱼类养殖已有6年,却被资金不足伤透了脑筋。
片片鱼塘,牵动着养殖户的心,也引起了广州金融机构的关注。缺少抵押物难贷款,是农户普遍面临的融资难题,为破解农业农村融资的难点堵点,广州金融机构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授信调查,以整村授信、基层授信协议、农作物种植收入为授信基础,还因地制宜推出“美丽乡村风貌贷”“村居贷”“荔乡风貌贷”等多款纯信用、利率低的专项信贷产品。“以前从没想过能从银行获得贷款,而且不仅利率优惠还不需要任何抵押物。整村授信为像我这样的农户解决了资金难题!”收到第一笔贷款的姚先生感慨道。
农户与银行小额贷款信贷员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
通过一系列“硬核”举措,广州金融力量在广阔乡村开辟新金融行动的新主场,耕耘乡村振兴试验田,推动乡村实现生态宜居、产业振兴,一幅产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
广州的金融业创新早已扬帆起航,作为全国第一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城市之一,同时也是全国一线城市中唯一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成效评价中名列前茅。截至今年9月末,广州地区银行机构绿色贷款余额约5000亿元,广州市累计发行各类绿色债券超800亿元,居各试验区第一。
此外,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碳配额现货交易量累计成交突破1.97亿吨,位居全国第一。落地全国水资源领域第一支绿色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全国首批、粤港澳大湾区首单碳中和债,全国首单碳中和绿色资产支持票据。
“十四五”时期,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部署之际,广州将引导金融资源支持绿色发展,全面推进广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深化推广。其中,加大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引导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为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提供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服务。
碳排放管理员在厂房内抄录数据。
“输血”实体经济
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速居五大城市之首
“没想到企业还可以贷到50万元的信用贷款,而且说有就有,太感谢了!”罗女士经营的塑料制品企业由于订单量减少了三分之一,且受订单回款期延长,企业资金周转出现困难。正在一筹莫展之时,罗女士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联系上广州某银行机构,没想到马上就通过该行APP成功申请了50万元的云税贷。
一笔笔资金“活水”的注入,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也使经济发展更强劲。近年来,广州金融业紧贴企业生产经营,抓住市场新趋势、新机遇,使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相互促进,健康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
截至今年9月末,广州地区本外币各项存款、贷款余额分别为7.3万亿元、6.0万亿元,比2017年分别增长41.8%、76.1%,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速居五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第一位。
此外,保费收入平稳增长。2020年,广州市保费收入1495.6亿元,比2017年增长32.7%,占广东省保费收入的26.5%,保费收入规模居全国城市第三位。
中小微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稳增长、惠民生、稳就业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使资金更多流向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等经营主体,广州金融机构打造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和生态,引金融“活水”直达实体经济的田间阡陌。
其中,创新建立广州市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截至目前合作机构累计放款超过426亿元,受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超过6.4万户。建立应急转贷机制,广州市企业转贷服务中心累计为中小微企业撮合提供转贷资金超过14亿元,降低企业85%以上的转贷资金成本。
资本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上市公司是经济的“压舱石”。在这方面,广州的禀赋和优势备受瞩目。截至今年9月末,广州市境内外上市公司累计达到214家,比2017年增长41.7%,总市值约3.3万亿元,累计募资超5400亿元。
10月8日,广州获中国证监会批复成为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城市,继北京之后成为全国第二批试点城市。此外,广州积极推动国家级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已落地两批9个金融科技创新项目。
金融科技的发展和运用,更是为普惠金融插上了“科技翅膀”,不断拓展其服务“半径”,让普惠金融“飞”向了千家万户、田间地头。值得关注的是,“十四五”期间,广州将争取数字人民币试点,届时其“支付即结算”“零费率”等特点也将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敢饮“头啖汤”
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
“港澳地区投资产品种类十分多元,可以投向欧洲、亚太等全球主要金融市场。‘跨境理财通’的推出,为我们投资全球资本市场提供了新通道。”在得知“跨境理财通”业务正式推出后,广州刘女士第一时间前往银行成功办理了“南向通”业务签约,成为首批“尝鲜者”。
10月19日,酝酿了一年多的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正式启动,标志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步伐再进一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广州始终保持着敢饮“头啖汤”的改革活力,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勇闯新路。
近年来,广州制定关于推进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实施意见、三年行动计划。贯彻落实人民银行等部委《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及省实施方案,制定广州市贯彻落实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见行动方案,持续推进金融规则互联互通等系列工作,全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港澳保险售后服务中心等重大项目和平台设立工作。
广州开展跨境金融先行先试政策,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累计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4651亿元,FT(自由贸易)账户分账核算业务在粤港澳大湾区率先落地南沙,开立FT账户超4100户,办理企业FT项下跨境结算超1700亿元。
金融服务于民。围绕粤港澳三地民生关切,广州金融机构在移动支付、理财、公共服务等领域提供高质量的民生金融服务,打通跨境金融服务梗阻,为港澳居民生活、学习、工作、创业创造更加便利的金融条件。
如今,广州金融开放脉络更加清晰。“十四五”时期,广州将携手周边城市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增强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建设大湾区资产管理中心、大湾区绿色金融创新中心、大湾区数字金融科创中心等六大中心。
成立广期所
高标准打造风险管理中心
广州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共监测广州市19.5万家企业,发现风险企业842家,累计提供风险线索795条,各有关单位累计反馈793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风险指数持续下降……一组组翔实的数据,彰显着广州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实绩。
现代金融体制以金融市场为基础,资产定价、风险转移是其基本特征,期货对冲是现代金融风险管理最为有效的手段和工具之一。今年4月,历时14年争取的广州期货交易所成功获批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再添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平台。广期所的设立是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
如今,《广州市金融发展“十四五”规划》赋予了广期所新使命:高标准建设广州期货交易所,发展完整的期货产业链,吸引全球投资者和各类企业广泛参与,探索形成国际标准,打造风险管理中心。
高标准打造风险管理中心为何如此重要?“这是因为维护金融安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是国家‘十四五’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现代金融体制以金融市场为基础,其中资产定价、风险转移是其基本特征。期货对冲是现代金融风险管理最为有效的手段和工具。”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任志宏表示,广州期货交易所作为“十四五”时期广州金融业最重要的机构和项目之一,对全力营造最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打造立足广州、辐射湾区、面向全国的风险管理中心,推动相关现货产业生产、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强化定价中心功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向世界传递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广州声音”非常有价值、有意义。广州期货交易所,未来可“期”。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楚涵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楚涵、莫伟浓、苏韵桦
热门
联系我们:52 78 229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豫ICP备17019456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