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产值无法突破,种植效率提升有限?
菜心副产物增多,加工技术不足?
灵芝种植品种退化、孢子粉收集技术良莠不齐?
以上种种,农村科技特派员统统搞定。
构建平台、联企带农、转化成果、示范带动......广州通过农村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办实事。借鉴省科技特派员“三库一平台”的管理模式,广州市创建全市农村科技特派员库、科技支撑成果库、企业科技需求库和农村科技特派员管理平台。在推行该模式以来,审核入库农村科技特派员超1500名,入驻农业企业科技需求平台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场等超70家,征集农业科技需求181条,征集全市科研院所、高校拟转化科技成果113项,组织开展需求精准对接140人次。
联企带农,普通稻田产值翻番达到10000元/亩
广州市创新科技特派员“带项目+带成果+带资金”与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一对一”精准对接模式,直接切入到农业产业链的具体环节,精确解决经营主体的关键技术难题,以科技服务支撑地方农业产业发展的方式,发挥企业辐射带动作用,着力提升农民运用实用技能脱贫增收的能力。2018年至今,共组织180项助农项目,支持财政经费1900万,引导和鼓励农村科技特派员及其团队深入广州市7个涉农区180多个乡村产业,使一大批农业新品种、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推动乡村产业经济快速发展。
广州市农村科技特派员晏育伟及其团队成员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切实了解广州市增城区树立丝苗米产业品牌的需求,联动“政府+科研院校+龙头企业+金融机构”,为当地引进了国家农业龙头企业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并成立了广东启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缘生态”),通过创新科技推动启缘生态牵头打造了增城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
针对启缘生态在不同时期对于丝苗米品种选育、无人机种植、稻米加工、品牌打造等需求,该团队对接省农科院专家服务团队开展多次技术指导工作,一方面,通过创新“稻-渔-花/果”三位一体化稻田立体特色种养模式(“稻渔”生产,“稻花”虫害防控和观赏,“稻果”采摘),集种植生产、观光休闲、研学旅行一体,实现稻田变公园,公园变课堂的特色经营模式。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将原来普通稻田产值的3000-4000元/亩翻番,普遍达到10000元/亩,突破稻田产值天花板。另一方面通过推广无人机水稻种植技术,实现全机械化水稻播种、施肥、用药等,推动当地水稻种植进入了机械化收割阶段,提升种植效率。
转化成果,累计开展科技对接服务工作644次
都市农业发展,真正实现科技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关键不在于农户,而是要对接到农业经营实体,才能实现技术转移,解决农业生产面临的实际问题。
以农业经营实体为抓手,通过项目进行技术和品种的试验示范,直接反映出成效,减少了中间环节,有效降低了时间成本及人工成本,充分调动各主体积极性,加强组织协调与沟通,加快了农村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有效提升了成果转化的成功率。截至2021年6月,累计开展科技对接服务工作644次、农技培训181次,培训当地农户及技术人员6485人次,派发科技资料数量8649份/册,推广165项技术成果和286个/次品种、开发新的产品35个、形成新的工艺或技术数达32个,建立了73个科技成果示范基地,示范面积11853.5亩;联合企业申报项目19项,为当地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约2471万元。
特派员安可婧针对增城菜心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主体企业广州绿聚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提出的菜心副产物增多,加工技术不足等技术问题,积极开展菜心发酵技术、联合干燥技术、果汁超滤技术、真空带式干燥等关键技术研究。在特派员项目的支持下,安可婧团队对接10余家菜心种植企业,重点服务3家菜心加工企业,针对菜心产业的发展需求,构建了菜心联合干燥关键技术,菜心NFC复合果蔬汁关键技术及菜心膳食纤维加工关键技术。创制新产品4个,建立产品加工示范生产线2套,将研发的核心关键技术和新产品在菜心加工重点企业进行示范推广。
此外,安可婧团队指导增城菜心产业园加工示范基地建设,进行了菜心集成加工技术模式的推广与示范,其中建立菜心酱和菜心面优质标准化加工技术2套。同时,他们还举办菜心加工技术培训2场次,培训公司技术人员及新型职业农民200人次,有效解决了菜心副产物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益。
示范带动,辐射带动5000多人收益
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实施以来,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充分发挥广州市科技研发、人才资质、渠道广泛等得天独厚的特点,以广州市7个涉农区为核心,支持农村科技特派员与广州涉农区农业企业采取“农业专家+实施主体+帮扶对象”模式,联合多方力量,辐射带动广州市以外的地方农业产业发展。2020—2021年,投入180万元,组织18家单位,选派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18个,辐射帮扶广东梅州、清远、湛江,贵州毕节、安顺、黔南州等广州市对口帮扶贫困村及城乡融合片区,带动近200户农户增收,辐射带动5000多人收益,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产业经济快速发展。
特派员肖自添整合团队科研力量,利用广州市灵芝产品的消费优势,结合梅州市在广东省代料栽培赤灵芝和孢子粉生产的产区优势,通过广州市消费水平拉动团队对于梅州市灵芝产业提质增效进行系统性研究。
团队针对梅州灵芝种植过程中存在品种退化、孢子粉收集技术良莠不齐导致产量和品质不稳定等情况,筛选优良菌株“梅灵3号”,配套新成果“赤灵芝代料栽培及孢子粉收集技术”在梅州市进行示范推广。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新菌株比当地品种延长了种植周期,延长了孢子粉生产时间,增加了种植户收益。“赤灵芝代料栽培及孢子粉收集技术”规范了孢子粉收集程序和管理事项,使孢子粉产量和品质得到提高,该技术2020年在梅州地区累计推广示范100万袋以上,新菌株“梅灵3号”累计推广30万袋以上,占比超30%,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种植完的菌渣可以还田用作蔬菜、园林等的有机肥,绿色环保,生态效益明显。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徐雯雯
热门
联系我们:52 78 229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豫ICP备17019456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