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网讯 “很荣幸能入选今年‘优秀城市美容师’!”10月11日,在天河区沙河街垃圾分类体验馆里,沙河街道办事处垃圾分类指导员的廖穗敏兴奋地说。据介绍,自今年5月份起,由广州市城管部门牵头,经过自下而上的民主推荐方式,经各区城管部门、区政府严格审核,从环卫一线作业的环卫职工中,综合评选出2021年度100名市级“优秀城市美容师”候选人。
据市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虽然目前最终评选结果尚未揭晓,但候选人们立足一线岗位辛勤奉献,得到了单位和同事们的推荐,他们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默默劳作的扎实作风,生动诠释了“城市美容师”的称号。
“小手拉大手”
垃圾分类理念要从娃娃抓起
“这个我知道,废弃的充电电池属于有害垃圾。”在沙河街垃圾分类体验馆里,先烈东小学的学生们和廖穗敏玩起了垃圾分类小游戏。同学们一会儿好奇地摸摸普及分类小知识智能机器人,一会儿认真阅读科普墙上的分类小知识。分类体验馆里,生动形象的图文记录了沙河街道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同学们还可以通过亲手制作垃圾分类模型,学习到更为详细的垃圾分类知识。
今年3月,沙河街充分利用地域条件,对辖内龙岗路原有环卫驿站升级改造为城市管理办公室已经垃圾分类体验馆,以此打造垃圾分类宣教、信息化监管、行政办公多功能于一体的宣传阵地。从3月开放以来,廖穗敏带领了一批又一批来自全市多个不同学校的学生们参观垃圾分类体验馆,“希望垃圾分类的理念能够从小根植在小朋友的心中,毕竟垃圾分类的理念要从娃娃抓起。”廖穗敏笑着说。
活动中,廖穗敏担任起讲解员,她通过简易的小故事,从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废纸等可回收物的处理方法、生活中的垃圾分类等几个方面,向同学们讲解垃圾分类小知识。并与孩子们进行现场互动,邀请他们参加垃圾分类小游戏,希望在游戏和实践中切实提高同学们的垃圾分类意识和水平。
活动过程中,很多同学们和小朋友对AI机器人和现场的垃圾分类模型产生了浓厚兴趣,工作人员现场耐心细致地为小朋友们讲解AI机器人的解说功能,并让同学们走上前,近距离参观,教会小朋友们垃圾分类小知识。
“学习垃圾分类可以让我们知道生活垃圾属于哪一类,去投放垃圾的时候就不会扔错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而且还可以了解到我们广州是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和实践的。”先烈东小学陈同学说。通过孩子们的话语,这些垃圾分类的理念将被带进一个个家庭中。小朋友们也化身为“小小科普员”为垃圾分类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爱岗敬业默默奉献
她在环卫一线耕耘六载
过去,垃圾投放点“脏乱差”的老旧观念,仍然扎根部分街坊的心里。怎么样把这个“根”去掉,破除居民们的老旧观念,这是廖穗敏的工作中需要面对的难题。
“开展工作初期,很多居民都不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去扔垃圾?吃“闭门羹”都是常有的事。”廖穗敏说。工作开展初期,在市、区等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沙河街城管办首先举办一系列的宣讲会,为街坊们培训垃圾分类基本的知识要领、传达工作文件要求,对个别忽视分类工作的单位、小区,则是会联系所属居委会一同与其进行单独协商工作,有时候还会同一个单位一个个管理层的逐层协商下去,直至达成意向为止。
在建设垃圾分类投放点等硬件设施时更是“好事多磨”。有一次,辖内某居民楼撤桶后在楼下设立了用于日常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临时垃圾收集点。不久,该处居民代表以收集点贴近住宅楼等理由要求撤销,但撤销收集点后,附近居民却仍习惯将垃圾投放到原临时收集点,造成垃圾堆积。见此情形,廖穗敏多次上门与该处居民代表进行协商设点事宜,经历初选址反对,再沟通后改选地点等一系列协商沟通工作,最终才成功完成选点和建设工作。
这些“弯路”都起源于初期大部分居民都没有搞清楚“分类投放点”和“垃圾收集点”的区别,经常跟旧时垃圾点的“脏、乱、差”联系在一起。廖穗敏明白一定要耐心地以各种方式向居民做好解释,才能更新部分居民的“老旧观念”。于是,她联合社区居委开展居民协调会,请楼长及居民代表去已建成的投放点参观指导,听取居民的意见来提升在环卫保洁方面的管养水平,“实打实”地行事风格让持反对意见的街坊逐渐放下心里的顾虑。
“做好垃圾分类就是为美丽沙河助力。”廖穗敏内心始终记着这句话,也用实际行动为建设美丽的社区环境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见证市容环境变化
广州垃圾分类工作迈上新台阶
“没实行垃圾分类之前,大家都习惯把垃圾扔到楼道的垃圾桶。一旦没有及时清运,又臭还有很多蚊虫。一开始提出垃圾分类这个新理念时,街坊们还不知道应该怎么样做分类,也觉得比较麻烦,对于在哪些位置设置分类点也有很多不同的意见。”西街社区居民芬姐说。
经过街道工作人员的逐步协调,街坊们也逐渐接受这个“垃圾分类”的新观念,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现在看着沙河街一步步变得越来越美,芬姐也投身于街道志愿者,成为宣传垃圾分类的一员,号召身边的街坊从身边的这件小事做起。
工作五年来,廖穗敏见证着沙河街从“直接摆放垃圾桶在路边”,到现在以统一标准建成53个分类投放点,从环卫工人需要上门背垃圾下楼,到现在楼道撤桶、小区定点定时分类投放垃圾,从拾荒者、“收卖佬”在社区内到处游走收集废品,发展到现在初步建成7个“两网融合”点统一回收可回收物。廖穗敏说街坊们正在形成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慢慢养成一种环保的生活习惯,社区的环境也在日益改善。
沙河街道每天约产生其他垃圾每天约64.1吨,厨余垃圾7.9吨,餐饮垃圾每天4.01吨,可回收物每天3.22吨。过去,环卫工作者常用“广州一天不清运垃圾,垃圾就可以堆得和西塔一般高。”来形容广州城市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性。即将评出的2021年百名广州市“优秀城市美容师”,是广州全市环卫工人的代表,也是广州市容环境变化的亲历者。
从事环卫工作一线这么久,廖穗敏说她最深感受就是明白了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号召的真实意义的存在性和重要性,并从实际上感受到因为垃圾分类的实施、环境卫生的改善给群众生活带来的益处,体验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工作成就感。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贾政 通讯员:成广聚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耀烨
热门
联系我们:52 78 229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豫ICP备17019456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