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医养结合模式将医疗服务与养老照护有机结合,实现“有病治病、无病疗养”,让“银发”一族安度晚年有了更多保障。然而,在快速推进过程中,医养结合也存在临床学科建设薄弱、从业人员不足、行业标准缺失等问题。
加强学科建设让养老有“医”靠
老龄化步伐的加快给医养结合提出了一些挑战。
在郑州九院医养结合发展部主任张长安看来,医养结合并不仅仅是养老院和医院的牵手合作,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解决看病难的问题,更不能把对老人的服务等同于对病人的服务,“医养结合是以老年医学为核心,重点为高龄、失能、失智老人提供急性期住院治疗、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照料与临终关怀等连续综合服务的新型养老模式。”
医养结合离不开临床学科的强力支撑。按照《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的要求,到2022年和2030年,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比例分别不低于50%和90%。据记者了解,目前我省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规范设置老年医学科的比例在30%左右,很多医院没有独立设置老年医学科,而是将老年病的诊治分流在心内科、康复科等相关科室。
老年人是需要多病共治的群体,需要“一站式”解决他们的健康需求。郑州九院老年医学中心主任宁静说,要从医学问题、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营养状况、情绪、生活环境、社会支持等多层面对老年人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估,综合分析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最大程度地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延长预期寿命。
“养”是基础,“医”是保障。业内人士建议,政府要加大对老年医学科的建设资金投入,支持老年医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只有让养老有强大的‘医’靠,医养结合才能走得更远。”
养老护理人员缺口大行业标准需规范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4000余万名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而养老护理从业人员仅有30万名,养老服务行业面临“用人荒”。
河南康乃馨居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的郑舒淇说,“养老护理员中40岁至55岁的农村女性占多数,几乎没有年轻人,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养老护理员不同于保姆,他们不仅需要掌握老年人饮食、睡眠、清洁等方面的生活护理技能,还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老年人常见疾病的观察与护理,掌握意外伤害预防与急救办法等。
“目前对于养老护理员还没有国家统一颁发的证件,多以行业合格证为主。”在郑舒淇看来,社会地位低、劳动保障不到位、上升通道狭窄等都是制约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壮大的原因。
解决养老服务行业招人难、留人难等问题,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多方共同努力。我国已有200多所院校开设了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还应进一步规范养老护理员标准,将职业技能等级与薪酬挂钩、提升待遇,通过建立培训基地、给予养老服务培训补贴、养老服务专业大学生学费减免等,为行业留住高素质人才。”郑舒淇说。
推广“长护险”建立家庭病床打通医养结合“最后一公里”
“多亏有了保险,给我们家减轻很多负担。”9月14日,家住开封市鼓楼区的张阿姨说。张阿姨长期瘫痪在床,今年年初通过“长期护理险”失能评估后,被确认为待遇享受对象,可享受一定比例的费用报销,每隔几天就有护理人员上门进行专业护理服务。
在我省,目前,长期护理险只在开封市进行试点,其他地方很多失能老人还无法享受到。
我国养老呈现“9073”格局,即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居家和社区是医养结合服务的重点。
“应聚焦多数老年人支付能力低的现实,建立推广职工长期护理保险,通过对有需求的中低收入老年人给予适当补贴等,让医养结合真正落在实处。”河南省医院协会医养结合分会副主委魏联杰说。
居家和社区养老,除了依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外,下一步将重点针对失能、重病、高龄老年人,通过建立家庭病床等形式,提供上门医疗服务。
据悉,郑州市下一步将把家庭病床费用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实行家庭病床费用按床日付费,并适当提高建床费和巡诊费标准;同时在“十四五”期间积极推动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全力打通医养结合的“最后一公里”。
热门
联系我们:52 78 229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豫ICP备17019456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