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村”牌子挂起来
走进前美村党群服务中心,一块3月份挂上的“信用村”牌子,让全村信用良好的482户村民拥有了一个“随身钱袋”——通过信用村评定和整村授信,信誉良好的村民们可以免抵押、免担保直接获得最高8万元的信用贷款,贷款利率低至4.8%。
金融服务到村里来的同时,村里也迎来了“金融村官”。为了打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首家试点的澄海农商银行在各村成立“信用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派驻金融联络员63名。如今澄海184个村中,已有119村完成整村预授信,覆盖率超64%,且正在不断增加中。截至目前,累计预授信金额达到13.55亿元。
征信不完善和抵押担保措施不健全是阻碍农村金融发展的关键因素。农村地区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金融数据,一直是导致银行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的重要原因。这种情况在试点前的澄海极为典型。
记者走访发现,在“普惠金融户户通”工程试点开展过程中,农户、个体工商户可以批量获得贷款的关键正是破除了上述痛点。走进澄海农商银行隆都支行,两张铺开的“作战图”动态更新该行下乡跑户建档的进度。自今年3月以来,支行长蚁树广和他的同事们每天傍晚6时半风雨无阻下乡进村,逐户走访完成建档。
澄海农商银行董事长杨开遗对记者表示,通过大范围建档,解决了农村金融、县域金融单个客户成本过高的痛点。截至今年7月底,该行累计完成个人建档数达15.62万个,累计完成个体工商户累计建档7.06万个,覆盖全区85.37%个体工商户。这意味着,全区有22万户农户和个体工商户获得授信准入。
“关键是‘信用’二字。”澄海农商银行行长何宽涛接受采访时表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石,试点以信用村建设作为重要抓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立足长远开发建设农户信用评分模型,对农户信用状况进行标准量化,应用信用评分结果,持续推动整村授信工作。
让信用带来资金
2013年,大学生林广泉辞去大城市的工作,回家接过父亲的养鹅生意。然而,他很快便遇到了资金难题:狮头鹅种鹅一年有4个月的休养期,流动资金需求大。然而,即便行内都知道狮头鹅种鹅价值高,但在传统银行授信模式中,狮头鹅并不能作为“抵押物”换取银行融资,大多数养殖户囿于资金压力,在经营上非常保守。今年,在试点推进过程中,林广泉获得了一笔100万元的“狮头鹅贷”,解了发展的燃眉之急。
缺少抵押物难贷款,是农户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为了破解农户、县域个体户在原有的银行普惠金融信贷产品中找不到相适应产品的问题,需要让信用在融资中产生价值。在试点推进过程中,该行以场景贷、供应链贷、园区贷、真猪贷、风貌贷五个方向推进信贷产品的研发,重点针对玩具行业和种养殖业等客群,开发一系列普惠类信贷产品。
“授信标准不再是有没有抵押物,而是看是否符合‘真满意’的标准。”澄海农商银行行长助理张帅表示,“真”是指有真实经营和资金需求的市场主体;“满”是指满足第一还款来源充足、抵押物足值、保证人担保能力强三个条件之一;“意”为借款人还款意愿强。
融资不再只看抵押物,让原来被拦在银行之外的农户、个体工商户有了获得资金支持的机会。前美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陈锐民告诉记者,一个可对比的数据是,试点之前,该村只有6户农户每户获得贷款3万元信用贷;而今,该村预授信农户达到640户,获得贷款审批482户,并且已经有151户已经通过这一方式申请到贷款。在试点推进过程中,“有信有贷、多信多贷、无信不贷”信用观念在农村得到有效传播。
记者从澄海农商银行获悉,试点以来,该行新增贷款实现稳步快速增长趋势。截至7月底,累计投放新增贷款约9亿元。其中,普惠型个人贷款户数12342户,同比增长43.46%,贷款余额26.45亿元,同比增长13.31%;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620户,同比增长142.19%,贷款余额7.47亿元,同比增长21.93%。
银行的服务方式变了
随着试点的推行,村民更大的感受是银行服务乡村市场的态度变了。“以前贷款都是我们求着银行,现在银行把服务送到家门口来了。”回忆起澄海农商银行相关工作人员上门建档、办理业务时的耐心,陈育生连连竖起大拇指。
从找上门到送上门,服务的姿态转变背后,是澄海农商银行内部的一次自我转型,也是改制后以“普惠金融户户通”工程试点为契机,探索更符合坚守支农支小定位、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路径的一次新尝试。
“一开始很多同事对下乡营销感到抗拒,甚至不知道如何和村民沟通。”蚁树广告诉记者,随着试点的推行,员工业务能力得到全面锻炼,从放不开到撸起袖子干起来。
“90后”员工黄铜哲的转变具有代表性。试点启动前,他每天5点半准时下班,工作地点也只局限在镇上的农信社网点。现在,下乡跑户成为他的主要工作。5个月时间里,他跑遍各村落,一连开拓了50多个客户。
杨开遗告诉记者,一线客户经理改变了传统的坐等客户上门的习惯,主动上门了解客户情况,打造了一支在区域具有品牌美誉度的勤劳金融先锋队伍。
此外,记者观察发现,在“普惠金融户户通”工程试点过程中,数字化金融手段成为试点银行迅速推动“户户通”试点大面积铺开的关键。广东省农信联社以“普惠金融户户通”工程引领县域农商行发展数字化金融,以澄海农商银行为例,该行率先试用省农信联社银信中心设计开发的“户户通”APP,这成为试点落地推行过程中强化政银合作关系的关键加分项。
■记者手记
农村金融要做好信用文章
农商银行是连接金融与乡村的重要纽带,不仅是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支撑,还要在助推乡村振兴中发挥关键作用。随着试点成效初显,全省县域农商行将全面启动“普惠金融户户通”工程。
在“普惠金融户户通”项目试点迅速铺开中,关键因素是什么?澄海农商银行董事长杨开遗和行长何宽涛给出了同一个答案——政银深度合作、地方政府高位推进。澄海区构建了以澄海区区长为组长,金融局、发改局、农业农村局、各镇各街道等为成员单位的项目组织架构,成立了区、镇、村三级“户户通”推广领导小组。杨开遗表示:“如果没有政府的高位推进,省农信联社的转型引领和科技赋能,以及属地人民银行、银保监部门的政策指导,试点很难在短时间内如此快速铺开。”
在业内看来,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普惠金融户户通”是区域信用体系建设的一次探索。对此,有专家指出,在未来的试点过程中,需要银政联手进一步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在全社会营造欠贷还钱、有借必还、诚实守信的舆论氛围,提高群众诚信素养,加强社会诚信建设。
热门
联系我们:434 921 46@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豫ICP备200237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