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在科创板上市“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受到投资者追捧,7月21日开盘价 208.00元/股,盘中大涨32.29%,股价达285.60 元,市值超1100 亿元,一度触发临停,后缓慢回落。
出道即巅峰
寒武纪作为“AI芯片第一股”可谓是出道即是巅峰。2020年3月26日,寒武纪正式提交材料开启科创板上市之路,进过两轮问询后成功上市科创板。仅经历68天,刷新科创板上市审计记录。
寒武纪发行价为每股64.39元,发行后股本总额为4.001亿股,发行完成后公司市值为257.62亿元,本次募集资金总额为25.82亿元。开盘后,寒武纪股价一度走高,最高达295.00元/股,总市值已经超过1000亿元。
上市风光也掩盖不住公司及寒武纪董事长、CEO陈天石的辉煌。陈天石生于1985年,大学所读的是中科大少年班,并拿到了计算机博士学位,随后又转入中科院计算所担任研究员,曾担任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及博士生导师,并于2016年创办寒武纪。另一位创始人陈云霁出生于1983年,14岁入读中科大少年班,19岁转入中科院计算所硕博连读,24岁便取得了计算机博士学位。除2位创始人有中科院背景外,公司内部也有多位曾在中科院任职高管。
2016年成立的寒武纪已经完成5轮融资,累计融租金额超45亿元,其投资方阵容非常耀眼,包括元禾原点、国投创业、阿里创投、联想创投、科大讯飞(37.210,-0.81,-2.13%)、国风投、招银国际、中金资本、国科投资、越秀产业基金等,其中不乏国字号投资机构。
公开信息表示,寒武纪聚焦云边端一体的智能新生态,致力打造各类智能云服务器、智能边缘设备、智能终端的核心处理器芯片,让机器更好地理解和服务人类。
创始人出身中科院,又有国字号投资方加持,可谓是出道即巅峰。
失去华为,连续三年亏损
据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寒武纪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84.33万元、1.17亿元、4.4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分别为-3.81亿元、-0.41亿元、-11.79亿元。连续三年共计亏损超16亿元。
对于公司仍持续亏损,寒武纪称主要是公司研发支出较大,产品仍在市场拓展阶段,且报告期内因股权激励计提的股份支付金额较大。
高比例研发投入则是寒武纪主要特征之一。各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0.3亿元、2.4亿元、5.4亿元,占各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80.73%、205.18%、122.32%,各年度研发费用率平均值高达236%。
截至2019年末,寒武纪研发人员数量为680人,占员工总数比例亦高达79.25%。
高研发投入也取得了市场的认可,在成立初期,寒武纪便推出了旗下首款AI处理器寒武纪1A。该款芯片被用于麒麟9970芯片中,麒麟970专门设立了一个AI硬件处理单元NPU来处理海量AI数据。而这个NPU就是来自寒武纪1A授权。
在2018年8月华为发布麒麟980,也搭载了第二代名为寒武纪1H人工智能NPU。
华为订单成为寒武纪主要营收来源,据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公司终端智能处理器IP许可销售收入分别为771.27万元、1.1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98.95%、99.69%。
2018年在华为HC大会上,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此次大会上首次透露了华为全栈全景解决方案。同时,首次曝光了“达芬奇项目”,以及基于“达芬奇架构”两颗AI芯片。同时,徐直军还表示,“寒武纪也很好,但无法支持我们的全场景。”
2019年华为达芬奇架构成熟,符合商用要求。同年6月份,华为发布麒麟810内置NPU采用了华为自主研发的达芬奇架构,寒武纪人工智能NPU被华为抛弃。
华为自主研发达芬奇NPU架构,主要在能效优,算子高,精度高等特性,直接AI数据跑分32280分已经领先于骁龙855系列25428分。
逐渐失去华为新订单后,寒武纪终端智能处理器IP许可销售收入在2019年出现同比下滑, 只有6877.12万元,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也下降至15.49%。
寒武纪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寒武纪1A和寒武纪1H产品合计IP授权收入为316.18万元,全年授权收入也只有600-800万元。2020年,寒武纪计划主推第3代终端智能处理器IP产品寒武纪1M,在目前5家潜在客户中有3家预计会签约,但寒武纪1M在2020年能够带来IP授权收入预计也只有1000万元。
2010年一季度,寒武纪营业收入1155.26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8.91%;上半年,寒武纪预计营业收入约为8200万元至8600万元,预计同比下降约12.24%至16.32%。官方给出原因是主要系从华为取得终端智能处理器IP授权业务收入同比下降较大,以及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响。
挑战刚刚开始
失去华为后,寒武纪开始拓展其他客户,2019年,珠海市横琴新区管理委员会商务局成为寒武纪第一大客户,销售金额占年营收46.65%。中科曙光(44.490,-1.58,-3.43%)是寒武纪第三大客户,销售金额占14.38%。值得注意的是,中科院计算所是中科曙光控股股东,持股超过20%。而中科院计算所也是寒武纪第二大股东,持股超过16%,仅次于CEO陈天石。中科曙光与寒武纪是极为密切的关联方。
虽说寒武纪与华为还有部分合作,但已经名存实亡,华为合同到期后,铁定不会与其进行合作。
据DIGITIMES 报道,华为海思2018 年营业收入为75.73亿美元,华为海思云端和边缘智能芯片产品推出时间不长,2019年该等业务总体销售规模推测可能与寒武纪销售规模相差不大,但在国内终端智能SoC芯片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
另一个同领域竞争对手是英伟达,据财报显示,2020财年营业收入为109.18亿美元。超过寒武纪销售规模。就人工智能芯片产品来看,英伟达2020财年数据中心业务销售收入超过30亿美元,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销售网络方面,英伟达有成熟完善销售网络,客户对产品认知程度、市场知名度等方面均优于公司。
现在国内手机厂商都在尝试自主研发SoC芯片,比如小米、OPPO、vivo等,但自主研发SoC芯片还不够成熟,在这种情况下依旧会大量使用高通和联发科芯片。高通、联发科与华为一样,都会选择自主研发的NPU技术,因此寒武纪在终端智能处理器IP收入面临极大的挤压。
在2017年的一次发布会上,寒武纪CEO陈天石曾提出公司的发展目标:“3年内占领10亿智能AI终端,占领中国云端高性能芯片1/3市场份额。”10亿智能AI终端的目标,目前来看要落空了。
“AI芯片第一股”的寒武纪道路还有很长,同时需要更多支持。芯片行业短期内不盈利也是一个现状。(作者 王蕾)
联系我们:434 921 46@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