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员工未回群消息被罚款”:整天盯着员工能有多大用?

2022-02-18 11:57:26    来源:扬子晚报    

如今的上班族,各种群里处理工作是常见的事。如果没及时回复消息,会发生什么?一切如常?说明情况?赔礼道歉?

这几天,广东某企业的处理方法引发了热议。

网络图片显示,在一个公司内部聊天群,相关人员发布了一条行政处罚消息:鉴于2022年1月10日17点56分,在公司群内发布放假通知后,全员2小时内无回复,即违反企业微信使用管理办法,公司将进行惩罚,全员罚200元。

接受媒体采访时,涉事公司工作人员证实确有此事,认为“处罚是根据公司条例和规章制度来的”。

这家企业这么做,于法于情说得过去吗?都说不过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企业可以通过制定规章管理员工行为,但必须符合法律的要求,否则就是无效的。法律是最大、最重要规矩。企业是用人单位,不是有执法权的国家机关,如果员工有严重违法、违规的行为,造成用人单位损失,企业可以通过法律程序,提出索赔、解除劳动合同等要求,但无权对员工进行行政处罚。文中这家企业有所谓的“行政部”,就以为自己能做出行政处罚?就跟“买老婆饼以为能有老婆”一样荒唐。这家企业在工作群里发了放假通知,员工们确实很长时间没回复,如果回复更显尊重,但没回复并未对企业造成实际损失,所以处罚更显“出师无名”。

微信、钉钉等即时通讯工具,为“打工人”更高效地工作提供了便利,但被一些企业管理者不恰当使用,成了考量员工工作态度的“监视器”。

看看这两件事↓↓↓

2021年春节期间,某房企副总裁在群里发了45个红包,第二天发现有5人没领红包。该副总裁认为,“对于大群的情况超过24小时不予关注,是员工缺乏责任心和基本职业素养的体现”,要求这些员工道歉并检讨并主动发200元红包,否则就开除处理。

2017年也发生过一件事。某老板在公司微信群发了一个红包,某员工随手点开抢到。不一会儿,人事部门的员工告诉他,因其上班不认真工作,被老板点名开除了。原来公司玩的是“钓鱼执法”。再看文中这家企业,没有及时回复消息被说是“违反企业微信使用管理办法”,但如果及时回复,是不是又有“上班玩手机”“心思没用在工作上”之嫌?类似这种“两头堵”的评判方式,如何“下定义”,完全看企业管理层的心情,这岂是科学的管理方法?全体员工都不回复群内信息,企业管理者也应该反思一下原因。

当规则背离了常理,保持沉默就是众人的权利。“一罚了之”就是变相逃避管理责任。对此类不合法、不合情、不合理的罚款,企业员工要坚决说“不”。相关地区的劳动监管部门应及时出手,对这种现象严查严管,让违法违规的企业感受到法律的威严,维护“打工人”的合法权益。

这家企业“越界”的做法,也代表了一种普遍现象:确实有很多企业要求员工迅速回复工作群内的消息,即使是在非工作时间。如果没做到,虽不至于罚款,但挨批也是常见的事。

这一度引发关于“非工作时间是否该回工作消息”的讨论。

利用即时通讯工具沟通,应该起到减轻员工负担的作用,让他们更有时间兼顾工作和生活,有更舒畅的心情投入工作。员工紧张地关注着群里消息,只会变得更忙、更累、更紧张,工作效果只会大打折扣。最能体现出员工“战斗力”的,是出色的成绩和认真负责的态度,而不是短时间内齐刷刷回复“收到”。

一天到晚盯着员工,能有多大用?让劳资关系更和谐,法制化和人性化真的“一个都不能少”,你怎么看这种现象,评论区说一说!

关键词:
[责任编辑:h001]

资讯播报

联系我们:52 78 229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豫ICP备17019456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