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两区”建设 为市民跨境购药找到便捷进口渠道

2021-09-07 14:00:24    来源: 北京日报    

傍晚,家住顺义区马坡镇佳和宜园小区的马凤明正在准备晚餐,边做饭,边活动总是酸痛的肩膀。

门铃响起,快递员送来包裹,拆开一看,竟是昨晚在网络平台下单购买的一款日本产肩止痛膏贴,“竟然这么快!”马凤明很是惊喜。他肩膀疼是老毛病了,常用的膏贴是日本产的,以前需要找朋友代购,邮费就得上百元,寄到国内常常要两个多月的时间。“现在方便多了,而且还包邮。”马凤明开心地打开包装,贴上膏贴。

享受到便利的可不只马凤明。家住西城区的孙女士的宝宝做了先天心脏病手术,胸口的疤痕比较明显,医生推荐了一款美国产的祛疤痕凝胶,需要连续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此前孙女士一直托亲戚朋友找靠谱的代购从美国买,再找国际快递公司寄到国内,“一支15克的祛疤膏要接近400块钱,邮费再加上200块钱,还得等上一两个月才能到。”孙女士说,现在太方便了,随用随买,也不用再担心买到假货,心里踏实多了。

跨境购药如此方便,得益于北京“跨境医药电商试点”政策的落地实施。

此前,药品、医疗器械、特殊食品等行业技术门槛较高,且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把控较为严格,均需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进口审批。国内消费者对海外医药类产品的购买需求,没有正规的渠道可以满足。通过海外直邮、代购等方式购买,存在很多隐患,如商品真假难辨、运输仓储环节缺乏有效监管、使用时无法获取专业用药指导、遇到质量问题无法退换货等。不仅没有提高消费者在全球化背景下所获取的购物上的便捷体验,反而还大幅增加了风险。

北京“两区”建设,为市民跨境购药找到了便捷、正规的进口渠道。2019年的最后一天,北京“跨境医药电商试点”政策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复,同意在京开展试点工作,这是我国跨境电商政策在涉及医药产品方面的首次破冰。

伴随着“两区”建设,全国首创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试点、全国首个跨境医药电商仓储物流第三方服务资格等突破性试点政策,落户顺义。北京市药监局、北京市商务局、北京海关、天竺综保区管委会四部门联合成立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试点工作推进小组,并建立联席办公机制,保障跨境医药产品的追溯、储存、配送、监测,试点企业资质及试点医药产品清单备案审核,以及试点效果评估等工作。“这就让跨境医药类产品在电商平台销售成为可能。”北京天竺综保区管委会政策法规处副处长郑杰说。

消费者下单前,其实进口药品已身处北京。首都机场周边的天竺综合保税区内,科园信海(北京)医疗用品贸易有限公司的库房里,一排排高耸通顶的货架上,存放着来自日本、美国、德国等多个国家的药品。库房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各类药品按照不同的温度、湿度等储存条件分区安置。库房内整体温度偏低,工作人员从货架上取下药品打包封箱,贴上快递单。马凤明和孙女士下单购买的药品,就是从这里发出的。

科园信海总经理楚晨曦介绍,公司是全国医药流通领域的头部企业,代理全球20多家知名供应商的将近130款医药类产品。“通过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是我国一次突破性探索尝试,科园非常荣幸承担此项政策在北京的落地”。

去年6月电商节期间,在天竺综保区的支持下,科园信海牵手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平台,面向消费者开放线上购买渠道。活动期间,京东健康跨境药品销售日均销售额增长20倍,阿里健康跨境非处方药品自营业务同比增长100%以上。其中应季常备药、外用膏贴及肠胃养护等产品最受欢迎。

楚晨曦说,“跨境医药电商试点”中,先入区后报关政策缩短货物落地到入库时间,有力保障了冷链产品的温控要求;其次,北京市药监局第五分局试点代抽样政策,减少了药检抽样等待环节,为产品尽快投放市场,争取了宝贵时间。这也成为北京不断吸引全球创新生物药在北京口岸进口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跨境电商进口药品试点启动以来已完成超过107万单业务、货值超1.1亿元,北京海关已验放跨境电商医药商品价值逾5800万元,日渐满足国内消费者使用国际优质药品、医疗器械的需求,推动百姓享受更先进、更安全、更便捷、更实惠的正规国际医药产品保障,服务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能力进一步提升。

[责任编辑:h001]

资讯播报

联系我们:52 78 229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豫ICP备17019456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