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穗初绽,稻花飘香。
在天津市农科院现代农业创新基地新品种比照稻田里,一大片超大稻穗在微风里摇曳,格外喜人……单穗达400—500粒,是普通水稻的4—5倍,亩产量单季可达1000公斤,可使北方粳稻亩产量增加200公斤,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天津贡献。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一粒种子,关系着中国人的饭碗安全。多年来,天津充分发挥在育种创新方面的人才、技术优势,全面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破解育种“卡脖子”难题。“十三五”期间,累计选育出66个优质粮品种和一大批蔬菜良种,小站稻播种京津冀和辽鲁苏等地,“津强”强筋春小麦种到了内蒙古等地,黄瓜花椰菜大白菜等良种播种全国多地,让“中国饭碗”装上更多“天津粮”。
小站稻优种让大地一片金黄
8月中旬,水稻拔节吐穗扬花,处在生长关键期。
正在比照稻田里忙碌的天津市农科院作物研究所育种专家刘学军指着大穗稻说,这个新品叫“津粳优系列杂交粳稻”,是他们育种团队历经10年时间选育成功的,是杂交粳稻中的“超级稻”,当下正在做好水肥管理,搞好示范栽培,明年将在北方粳稻区大面积推广。
粮食安全的核心是口粮,口粮供给的重点是稻米,稻米供给的关键是粳稻。我国粳稻面积占水稻面积的三分之一,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市大力扶持育种单位发掘优异基因,培育优质、高产、抗逆、广适等优异性状的杂交粳稻、常规粳稻新品种,成果显著。
刘学军带领王胜军等育种团队骨干,积极申报国家和天津重大育种项目,先后育成国审杂交粳稻品种18个,占同期国审杂交粳稻总数的24%,居全国首位。其中“金稻919”已成为小站稻主栽品种,“金粳818”在黄淮海稻区每年播种面积超600万亩,被当地稻农赞誉为天津丰收稻。
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农场,今年种了20多万亩天津稻,为历年之最,原因就是选用了天津育种专家于福安选育的“津原89”良种,优质高产,丰收有保障。
当地一位农场技术员介绍,过去种的都是普通稻,每遇稻飞虱和稻瘟病暴发,就会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最后面积缩小到了几万亩。后来,他们使用了天津良种,特别抗稻飞虱和抗稻瘟病,亩产量达到900公斤,现在稻田面积连年扩增。
“1991年天津暴发稻飞虱,几十万亩水稻减产甚至绝收,让我心痛不已。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选育出抗病虫害的高产优质稻种。”于福安说。
在老一辈育种专家谷守贤等人指导和多部门全力支持下,于福安带领育种团队潜心钻研,选育出了多个“津原”系列常规稻新品种,抗稻飞虱、抗稻瘟病,亩产量突破900公斤,创下常规粳稻产量之最,累计在全国10个省市推广4000多万亩,直接经济效益6000多万元。
已故的袁隆平院士,曾在2018年给位于滨海新区的天津天隆种业公司发来贺信,称赞“天隆优619”是杂交水稻育种的一次重大突破。
“天隆优619”魅力在哪?被天津科技大学和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天隆种业公司)双向聘任的育种专家华泽田介绍,该品种抗逆性好、稳产高产,米质特好,在黑龙江第一积温带稻作区大面积种植,成为五常地区“稻花香”更新换代优质品种,还先后种到宁夏、辽宁等地。
市农业农村委种业管理处有关同志介绍,“十三五”时期,天津实施小站稻产业振兴规划,引智引才搭平台,培育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站稻新品种17个,示范推广8个。“十四五”时期,天津将充分利用在海南建成的天津南繁育种基地,全面开展南繁北育,缩短育种周期,让小站稻产量更高,品质更优,造福全国稻农。
强筋小麦填补空白稻麦连作打造吨粮田
面包、百吉饼、椒盐脆饼……这些美食原料都是蛋白质含量高、耐咀嚼的一种高档面粉──强筋面粉,长期以来,这种面粉需高价进口。现在,因为天津市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成功了“津强”强筋春小麦品种,可以替代国外品种,成功解决了“卡脖子”难题。
育种专家王建贺介绍,为打破国外强筋小麦品种的垄断,在老一辈育种专家王继忠带领下,在市科技、农业主管部门全力支持下,他们历经10年,克服重重困难,选育成功了“津强”强筋春小麦品种。抗旱、耐寒、耐盐碱,粗蛋白含量超过16%,湿面筋含量超过30%,吸水率达到60%,其他3个指标也相当不错。每年在静海、蓟州、武清等地种植20万亩,优质春麦直供食品厂家。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等地,也在种植“津强”强筋春小麦,而且特别受欢迎,面积达到20多万亩。当地麦农们称赞说,天津春麦耐严寒、耐低温、耐干旱,稳产高产。
“津强”强筋春小麦,不但提供高档优质面粉,还促进粮食丰收。
王建贺说,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原因,过去一年种两季庄稼──夏玉米加冬小麦很困难。因为夏玉米成熟晚,收获晚,造成冬小麦播种晚,严重影响冬小麦亩产量;而如果过早收获夏玉米,又会影响夏玉米产量。而“津强”强筋春小麦品种就解决了这个难题,因为春小麦是来年春天播种,所以夏玉米当年多晚收获都可以。这样一来,就确保了夏玉米、春小麦都能获得丰收。
2020年开始,我市依靠“津强”强筋春小麦品种和旱地直播水稻新品种,在宝坻等区大力开展稻麦连作生产,由一季变两季,增加了粮食亩产量。具体方式是:春季种“津强8号”强筋春小麦,收获后续种“津原85”水稻,实现小麦单产400公斤,水稻单产600公斤,总产量达到1000公斤,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增加粮食亩产量,提供了天津范例。
选育津菜良种造福国民餐桌
8月,进入了温室大棚换茬栽种秋菜苗季节。
在天津市农科院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黄瓜育种专家杜胜利正在仔细查看刚移栽的瓜苗。杜胜利介绍,他们正在选育产量更高、品质更好、口感更好的新品黄瓜,让大家可以吃出小时候的味道……
天津黄瓜育种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经过几代科研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先后育成了津研、津杂、津春、津优、津冬、津美6大系列80多个黄瓜品种。“十三五”期间,“科润99”占据寿光同茬口黄瓜生产面积的60%以上,被誉为目前设施黄瓜的标杆品种,累计推广面积50万亩以上,创造直接经济效益6000万元。
杜胜利表示,虽然天津黄瓜育种取得佳绩,但仍需大步向前,永不停止。“十四五”期间,将继续采用世界先进的单倍体育种等先进技术手段,特别是在无刺型黄瓜育种方面力争取得新突破,让黄瓜更加清香可口,同时大力开展功能性黄瓜育种,满足市民保健需求。
除黄瓜外,天津花椰菜育种也是国内领先。天津市农科院育种专家孙德岭介绍,花椰菜原来一直是国外种业垄断,种子比较昂贵,严重影响种植面积。为打破国外垄断,他们全力攻关,克服多重困难,先后育成了“夏雪”“丰花”“津雪”“津品”等6大系列40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椰菜品种,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份,累计推广面积850多万亩,新增经济效益59.5亿元,改变了我国花椰菜优良杂交品种的短缺局面,结束了国外花椰菜品牌对我国市场的垄断。天津花椰菜良种已出口到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助力当地发展蔬菜生产,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青花菜(西兰花)种子还被国外种业垄断,市场上受青睐的松散型花椰菜种质资源也不在我们手里。为此,我们正在瞄准上述‘卡脖子’育种难题,采用先进的育种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尽快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孙德岭目光坚定地说道。
加快育种,保护种源是关键。市政府批准建设的天津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目前正在积极进行前期准备,不久就将开工建设。
“建成后总体库存量可达40万份,可满足未来50年天津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的战略需求,为黄瓜、花椰菜、优质小站稻、强筋春小麦等现代种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和技术支撑。”天津市农科院生物研究所负责人王永说。
热门
联系我们:52 78 229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豫ICP备17019456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