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期间,中国许多医院和互联网健康平台纷纷推出在线医疗服务,与此同时,诸多行业乱象和争议也成为舆论焦点。业内人士指出,互联网医疗行业应及时反思,整顿乱象,突破局限,为后续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健康平稳发展夯基铺路。
网购药物须留神
防疫期间,“购买便捷,不用特意出门”的优势让网上购药成为人们的新选择。随着网络购药用户的快速增长,“无方购药”“药不对症”等网售药物乱象也渐渐浮出水面。
据媒体报道,有患者在个别网络平台顺利购买诸如头孢类的处方药;网络“医师”在一番简单询问交流后便可为用户“秒开”含抗生素的电子处方,甚至有平台推送处方药“促销优惠券”;也有患者发文投诉称部分平台有“加价售药”以及“推荐不对症药物”的行为。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网上售药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一是利用网络销售假药;二是未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资质,非法从事药品销售;三是具有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或药品交易资质,但发布虚假药品信息或违法销售药品欺骗公众。
对此有专家表示,网售药物并非局限于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买卖,还包括处方的开具、审核以及药物流通、使用等环节。如果在药品销售、流通和使用等环节绕开限制,那么网售药物的便捷性越高,风险反而越大,因此在各种网售药物全流程管理规范方面绝不能松懈。
“全链条”从严监管
针对各类网售药物乱象,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等六部门日前发布《关于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 促进合理用药的意见》,明确指出要规范“互联网+药学服务”,浙江、山东等地也出台相关举措积极探索互联网购药,主要网络售药平台也对个人健康信息登记和疫情防控相关提示进行规范。
“网络售药尤其是处方药,关键在于处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健康经济研究室主任陈秋霖指出,除了要在处方药销售环节上强化监管,还应健全医师、药师等行医资质认证机制,同时在处方开具、审核等方面也应出台相应的配套管理办法,进而形成全过程、全环节、全链条的监管。
至于在线医药用品平台,也须严格按照国家法规要求制定各项安全防控措施。阿里健康副总裁、医药事业部负责人汪强建议,平台可以设置合理用药系统,比如通过适应症状、配伍禁忌、用法用量等功能模块,逐步引导用户合理购买药品、医生合理诊疗。
在加强监管、遏制行业乱象的同时,互联网医疗行业还应进一步加大与实体医疗机构的融合,补齐线下医疗存在的“排队1小时看病3分钟”的就医服务短板。此外,互联网医疗平台应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利用效率,通过互联网向患者提供就医咨询、常见病诊疗、慢性病日常管理、特殊群体管理等服务项目,不断完善线上医疗服务体系。
怎么看线上首诊
随着互联网诊疗不断发展,有关开放线上首诊的讨论再度进入公众视野。出于对监管标准和医疗风险的考虑,《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第十六条明确规定“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互联网诊疗首诊制度一直难以落地。
近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发布了《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其中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到互联网医疗可以首诊,并纳入医保。新文件的发布似乎为互联网医疗首诊开放带来转机,但部分卫生医疗领域专家对此持谨慎态度。他们认为,就首诊患者的医疗过程而言,在陈述病情之外大部分检查无法通过线上实现,而检查手段的缺失难以通过医生资历、经验进行弥补,可能会导致无法确诊甚至是误诊的情况发生。
作为互联网医疗首诊制度的支持者,原广东省卫生厅巡视员廖新波指出,检查手段带来的局限可以通过现代科学手段实现突破,如中医的舌象比个人主观观察更准确;眼底镜也可清晰传送至移动设备,还可以克服医生们知识、经验不一致带来的误差。
“互联网医疗首诊可以在一定条件限制范围内放开,如规定特定病种、特殊患者、特殊系统、特殊地区、特殊场景。”中国医药信息学会电子病历与电子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金雄称,防疫期间,互联网诊疗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尤其是在医疗资源匮乏等情况下,线上首诊显然可以释放更多资源救治患者。“随着技术进步和人们对互联网医疗认识的加深,互联网医疗一定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陈金雄说。(记者 金 晨)
热门
联系我们:52 78 229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豫ICP备17019456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