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校园里,弥漫着淡淡的离愁别绪。高考结束、大学毕业……那些昨天还在教室里追逐打闹的同窗好友,转眼就要各奔东西,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又来到了。
为了庆祝升学,为了大学最后一次相聚,毕业聚会费尽心思,花样百出。送鲜花、谢师宴、散伙饭是必不可少的传统项目,去KTV歌厅唱个通宵也是家常便饭,有的甚至约上三五好友一同“走天涯”……眼下的“毕业消费”是怎么样的?又有哪些形式?家长、老师还有孩子本身,又是怎么看待的?毕业季,让我们一同关注这个当下的热门话题——毕业经济。
毕业散伙饭上演“车轮战”
4月到6月,韩平都非常忙碌。学校在海拉尔,实习地点在科尔沁区,但学校与实习地点来回奔波不是忙碌的重点,让她感觉“脚打后脑勺”的是接连不断的聚会。“同学说了,毕业就各奔东西了,所以趁着最后的时间大家要多聚聚。”
4月末,韩平要奔赴一场专业考试,考试前的3天是“消停”的,考试结束当天开始,韩平就像是上足了劲儿的发条,先是闺蜜聚餐,然后是闺蜜和好朋友聚餐,再之后,几个平时说得上话的同学又聚餐。“吃饭,吃饭,吃饭……一个星期里至少有3天以上在聚会。”
不止是聚餐,还有通宵的KTV唱歌,“每天都玩闹到半夜一两点,有时候甚至达到三四点钟,第二天中午起床,再开始新的一轮,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回通辽。”感觉身体像是被掏空的韩平中途跑回单位实习,但到了6月初回校论文答辩,惆怅于马上要四散天涯的同窗好友又拉着她开始了新一轮的毕业聚首。
连轴转的毕业聚会让韩平有些吃不消,“感觉这些聚会当时是很开心,但天天那么熬着,精力就有些跟不上,过后就觉得真的是伤身又费钱,我请同学一顿饭,四五百块钱就出去了,这还只是一顿饭,有的同学特别受欢迎,毕业了要接连请客,几桌下来,三四千没影了……”
毕业季里,聚餐这个事儿不是论“顿”,而是论“轮”。针对如此频繁的毕业聚会,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院老师毕福龙认为,虽然毕业聚会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频繁参与过多的高消费聚会,就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了。
“大学生毕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过分频繁地聚餐,最后的买单者还是家长。”毕老师说,虽然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很独立,自己做家教或者勤工俭学,有一定的收入,但也要量力而行。
采访中,记者发现,毕业生中也有许多人对车轮战的散伙饭很有意见,但大形势上,毕业聚餐依旧如滚滚洪流裹挟着毕业生奔涌上前。针对这一现象,毕福龙老师也给出了解释:“面子观念、从众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对毕业聚餐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同学们增进感情的方式有多种,建议毕业生不妨多开展些非‘饭桌交往’,比如自发创意性的毕业仪式更让人印象深刻,也更有助于突破社交困局。”
“潇洒走一回”的花费占了大头
用毕业旅行告别那单纯而美好的校园岁月,是众多毕业学子“致青春”的选择。进入6月,不少学生已订好行程相约一起毕业游,很多家长也给孩子报了旅游团当做考后放松的奖励。旅行社纷纷推出为毕业生量身定制的行程和极富“个性”的学生优惠活动,“毕业旅游”成为了旅游市场当下的热点。
仅针对高考毕业生,数据显示,6月9日后,“毕业旅行”搜索量环比前一天上涨120%;高考毕业生及同龄用户群体,预订的出行时间在6月10日至7月30日之间的旅游产品订单量,同比增长了78%,酒店订单量,同比上涨3成。“毕业旅行去哪里”登上热门话题,上海、重庆、成都、长沙、北京、济南、南京、杭州、武汉、青岛、西安、贵阳、西宁、哈尔滨等城市备受青睐。
这股旅行热席卷的不只全国的大数据,记者电话采访了科尔沁区的多家旅行社了解到,近期针对学生群体的旅游产品也同步人气飙升。高考后,特别是6月中下旬是出行高峰。很多旅行社专门设计推出了针对高考和大学毕业生群体的“毕业旅游”产品,预订这类产品的大部分是学生。
在厦门的大嶝岛,张逸与同学已经停驻了一个星期,“高考完事儿我们就来了,我这拨儿好友有5个,另外一拨玩得比较好的同学也有一个4人的小团体,我们高考之前就商量好了,大家组个大团,来一次青春畅游。”
从没有体验过集体生活的他们包下了个套房,两人一间,快快乐乐地结伴游玩,“之前学习压力太大,考试结束我们就想放松放松,大学又是集体生活,我们没有接触过,所以也想通过这样一次旅行,提前适应适应。”张逸如此说道。
这边,张逸在祖国南端放松身心的同时提前体验集体生活,几千公里外的北疆,一张机票,一个拉杆箱,几件T恤,包头轻工学院刚刚走出校门的吴迪毕业后,卖掉了3年的“家当”,没顾得上回到通辽的家,就跟其他4个同一宿舍的好友开始了毕业旅行。“这是最后的自由自在的时间了,之后工作忙碌起来,再想找到这样的机会不多了,所以,趁着现在,赶紧走起来!”
记者注意到,虽然各式各样的毕业旅行颇受学子欢迎,但多数毕业生也表示面临毕业季花销的问题。“我同学出去玩,去满洲里,来回两天时间,两千块钱出去了,这还是近道儿,远一点要是一个人花费就得成倍增加,几个人合起来费用虽然小一点,但依旧不菲。”针对旅行成本,毕业生韩平这样告诉记者。
在采访中,有近两成的大学毕业生表示,自己毕业季的花费将会超过1万元。这部分大学生中毕业旅游的花销占了毕业花费的大头,基本上都超过了5000元,有的毕业生毕业旅游的花销甚至达到了8000余元。
应该理性看待毕业消费
毕业季临近,即将离校的大学生们,在写论文、找工作之余,也开始张罗着用毕业旅游、毕业写真、散伙饭等方式来纪念即将逝去的青春时光。旅游走南闯北,拍写真请摄影师跟拍,还有数不清的聚会……记者采访发现,今年的毕业季,一些毕业生过度消费的势头又有所增长,毕业季也成了“烧钱季”。
毕业了,不知该去向何方,但又不得不参加各种聚会,对此,辽宁朝阳师范学院的何宇凡感觉压力很大。家住科尔沁区钱家店镇的她家境贫困。电话里,她给记者算了算毕业以来的消费,参加班里组织的烧烤活动,花费了350元;毕业旅行,每人交了600元;三次散伙饭,每人每次交200元……小何坦言,各种毕业聚会一波接一波,明显感到吃不消。她算了一下:“平时每个月生活费不足600元的我在半个月内,各种消费支出已经花了近3000元。”想到勤工俭学攒下的3000元钱这么快就没了,她表示心疼。
据了解,目前学生们的毕业消费水平越来越高,人均毕业季消费高达五六千元,不少学生甚至超过万元。很多毕业生都表示,毕业聚会是在校期间的最后一次“疯狂”,大家都特别舍得,花钱根本不是问题。“毕业了,花钱跟流水一般,但是很多活动不去又不好意思,以后同学之间就更难有交集了。”这是同学劝说刘园的话,但同时也代表了很多毕业生的共同心声。
“说实话,不太想参加那么多聚会,还有旅行,毕竟我的生活费有限。”在四平念大学的刘园每个月有1500元的生活费,很会规划的她日常生活很轻松,但对于高额的毕业消费,她却有些Hold不住,“同学中有不差钱的,就想去热门的景点,消费自然高,还有人溜缝劝说是最后的相聚,这整的,去就得多花钱,不去心里又不得劲儿,反正是临毕业了,没等找工作烦恼呢,先旅游烦恼上了。”
除了吃喝花销成本不断增加之外,“K歌”也是毕业聚会中必不可少的活动。据科尔沁区民主路一家KTV歌厅的老板透露,在六七月期间,即使不是在周六周日晚上来“K歌”,也得需要提前预约,周末则要提前两三天预约。对方还说,现在来“K歌”的学生,根本不在乎花钱,他们很少刻意选择打折的时段,有些甚至豪爽地点大品牌的酒水。
还有鲜花,采访中记者走访通辽市主城区多家鲜花店发现,多数花店都推出了毕业季鲜花专项,“青春不散场”“励志青春”“功成名就”“顶峰再相见”等各式名称的鲜花品种任君选择,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向日葵更是成了毕业季鲜花的首选,身价倍增。
此外,饮料、饰品、文创等等都朝着毕业经济使劲。搜索各个电商平台,毕业很多年的记者本人也惊奇于当下五花八门的“毕业产品”。
“毕业成本”逐年节节升高,可是作为经济未独立群体的毕业生们来说,资金来源还是靠父母,所有成本还得落在爸妈头上。有调查发现,几乎90%的毕业生的“毕业经费”全部来源于父母的全额赞助,其余的通过打工筹集毕业经费,超出能力负担的父母帮助解决。很多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很无奈,孩子的高消费给他们增加了一笔不小的负担。但为了孩子能有一个体面的毕业纪念,也只能别无选择地掏腰包支持。
“大人手头紧点能将就,别让孩子感觉难堪!”某街道社区主任告诉记者,孩子今年大学毕业,已经联系好了工作单位,为了帮孩子在单位和同学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她为即将转变社会角色的孩子买新手机,再准备几套像样儿的衣服,再让孩子和朋友出去旅行。她表示,自己的很多朋友在孩子临近毕业的几个月都会给孩子增加生活费用,还会特别给孩子支付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费用和置装费用等。也有很多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孩子的高消费有攀比之嫌。他们普遍认为,毕业的纪念方式有很多,不一定非得凑到一起花钱。
不止家长心里不赞同大肆铺张的毕业经济,学校的老师也对花样翻新的毕业季有过思考。通辽五中的张立斌老师说:“到了临毕业前,学生聚餐特别多。我一直给学生建议,可以多交流,但未必一定要过度消费。喝酒唱歌也多,花钱也多,还是希望他们理性对待这样的毕业聚会。”
谈及五花八门的毕业消费时,张老师认为:“中学、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一些学生从巩固友谊、联络感情的角度,自发地邀集同学聚餐、相互之间赠送礼物,纪念共同度过的学习生活,这些是无可厚非的,但应该掌握消费的度,以不引起相互攀比为前提。”他提到,毕业生要保持自信心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面对毕业季消费,真正把握好尺度、量力而行,只要是在自身经济条件可接受范围内,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有一些毕业生一味地盲目跟风,没有根据父母收入和家庭实际状况来消费,就是攀比心理和不自信的表现。
而对于什么样的方式才是适合学生庆祝毕业的方式,张老师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表示,高中生毕业考上好的大学,可以以旅行的方式庆祝,“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把读书和入世结合起来,在游历的过程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而大学生毕业是否庆祝由他自己决定,如果向家长要钱,则是借钱,因为他们已经是可以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成年人,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
热门
联系我们:434 921 46@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豫ICP备200237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