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有专家提醒称,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条件十分脆弱,稍有松懈即会引发全局性严重问题。如果耕地下降到18亿亩以下,加上单位产量的下降及干旱等因素,粮食总产很容易下降。
为保障粮食数量,多年以来,中国采取了各种措施保证增产,近年来则开始通过对供给端的储备进行挖潜。据此前的一项相关估计:全国每年粮食产后损失和浪费的粮食约为800亿公斤,相当于中国粮食总产的15%,即2亿人消费的粮食数量。
为实现中国粮食的自给,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和浪费,亦可构成“节流”。就此方面,中国在数年前就在规划和实施的主要途径为:
一、控制粮食作为投入品的消耗
首先是合理控制工业用粮,其次是大力发展节粮型养殖业,第三是节约用种。
二、减少粮食储存和保管环节的损失
首先是减少农户储粮损失,其次是减少运输损失。
此前有数据测算,我国每年仅在粮食储存、运输和加工环节造成的损失浪费就高达700亿斤。研究界亦普遍认同,中国应普及推广经济、适用、防虫、防霉储粮新装具、新技术,帮助农民减少产后损失。示范推广绿色、环保、智能粮食储藏设施设备,鼓励适度加工,提高物流效率,减少粮食流通环节的损失损耗。
为尽量实现“颗粒归仓”,对于质量并不太好的粮食,中国通过建立各项体系,也搭建起了一张涵盖多重等级粮食的收购网络:收购入库的粮食为当年生产且符合三等及以上国家标准;四等及以下的粮食由地方政府组织引导实行市场化收购;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造成不符合质量标准或食品安全指标的小麦和稻谷,按照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责制要求,由市、县组织收购处置。
三、减少浪费消费
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科学院2018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餐饮业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达11.7%。2015年仅餐饮业餐桌上的食物浪费就达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
为提倡节约粮食,2019年10月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发布《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指出: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爱粮节粮意识,抑制不合理消费需求,减少“餐桌上的浪费”,形成科学消费、健康消费、文明消费的良好风尚。
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对于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任何微小的浪费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只有坚持一手狠抓粮食生产,一手狠抓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才能真正有底气将自己的饭碗端牢。
联系我们:434 921 46@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豫ICP备200237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