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以案四改”规范扶贫项目资金监管 成效已初现

2020-06-22 09:02:19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过去施工中遇到问题,我们得到处找人协调,经常一拖好多天。现在解决问题快得很。”重庆云阳县凤鸣现代产业园道路拓宽工程施工现场,工地负责人许正琼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去年9月以来,按照重庆市委统一部署,市纪委监委牵头指导云阳县聚焦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和扶贫项目招投标问题,启动“以案改治理、以案改监管、以案改制度、以案改作风”试点工作,针对扶贫领域案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深耕细作,治标治本,推动形成“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监督责任”三个责任贯通协同的监督格局。

改什么——深剖案件 找准病因

财政项目及资金的监管历来是社会关注的难题。扶贫领域项目资金因为单个体量小、时效要求高、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等特点,更有其特殊性。如何找准切口开展“以案四改”,是云阳县在试点工作中面临的首要问题。

在市纪委监委指导、督导下,云阳县委县政府统筹主抓,县纪委监委具体负责,县发改委、县扶贫办、县财政局等11个部门共同参与,举全县之力攻克难题。几经反复研究,破题思路明确:牢牢把握“案”这个关键,深剖细挖,找准病因。

某镇副镇长以工作忙为由延迟某村22口山坪塘整治项目验收,导致该项目延期竣工12个月以上;某县级部门科长在财政补助资金申报中未按规定审核,致使某企业因重复申报违规获得补助资金20万元;某镇分管领导明知一人持三家公司资质报名招投标违规,仍将三家公司提交会议讨论通过……

云阳县纪委监委全面梳理2016年以来查处的扶贫领域案件,建立“5+437”案件库。其中,县纪委监委重点选取5件有较大影响的典型案例深度解剖;11个部门按照行业领域认领其他案件,开展系统分析。最终梳理出项目申报粗糙、非必须招标的微小型项目发包程序不规范、产业项目绩效较差、少数领导干部插手干预工程等问题64个。

为何会出现这些问题,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云阳县在多系统、多行业、多镇街村社召开扶贫领域“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德、以案说责”警示教育147场次,充分运用身边案、新发案、典型案,把问题说清楚,把道理讲明白,更把背后的根源找出来。

怎么改——有的放矢 系统整改

凤鸣现代产业园道路拓宽工程起于马轩村加油站,在其工地一侧,竖着一个公示牌,上面标注了项目名称、实施单位、监督单位、实施工期等信息。

“实施单位是凤鸣镇,所以我们遇到难题找他们管用。”工地负责人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过去实施单位不是镇街,遇到难题找镇街“不管用”。

“我们探索建立‘末端支付责任制’,明确要求‘资金统管、属事管理、归口下达,谁主管、谁监督,谁使用、谁负责’。”该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胡文军说,“有权必有责,厘清了属地管理和属事责任,才能进一步压实街镇的主体责任和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

“过去,每个项目都要由主管部门主导、实施、验收,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所以验收走形式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云阳县扶贫办副主任李显平说,“虽然管理职权下放了,可监管责任也不轻哟,入库项目实施不了,是要问责的。”

那是否意味着所有责任都甩给了基层镇街?“实际上这是放权赋能。”凤鸣镇党委书记苟卫东说,“以前施工、验收都跟我们无关,是看得到管不了;然而实施过程中遇到矛盾纠纷,却还得镇街来解决。”

项目实施过程如何监管?云阳县建立扶贫项目“一网通”平台,每个项目生成唯一代码,内含所有信息数据职能部门共享共用。

点开“一网通”平台,输入凤鸣现代产业园道路拓宽工程的身份识别码“7201940001”,项目是否按期推进、是否增加投资、是否及时验收等情况一目了然。

“我们通过后台权限,可以对部门、镇街和派驻派出机构填报的信息进行比对核查。”该县纪委常务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刘学东说,纪委监委会对发包方式、实施地点、资金拨付异常等8种情形进行分析预警、违规通报和线索查处,让“不为乱为”无所遁形。

见成效——作风实了 绩效高了

如今,改革成效已经显现。

“‘以案四改’切实减轻了我们企业的负担。”云阳泉河公司负责人谢绍云说,“原来每次参加招投标,光是企业资质的审核资料就要几个人搬,现在不用重复提交了,几页纸就搞定了。”更重要的是,关系更清爽了,“这‘一网通’平台环环相扣,我们遇到难题,乡镇要协调;乡镇不验收、不拨款,监管部门和监督部门都要管。”

基层谋划和实施项目的积极性提高了。苟卫东说: “基层再也不用绞尽脑汁‘套项目’,安安心心把申报的项目做好就够了。”

据统计,去年9月至今,云阳县已经实施扶贫项目591个,涉及资金4.56亿元,减少中介费用、节约项目投资1315万元,项目完工率提高26%,资金拨付率提高24%,限额以下工程项目节资率达5%,初步实现“花钱少、质量好、效率高、无腐败”目标,代表全市接受国家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评估,被评为“好”等次。

改革带来的变化,同样体现在扶贫资金监管上。

盘龙街道革新村10年前引进的芸山农业菊花产业基地,从去年开始与村集体经济实现了挂钩。“扶贫资金的管理同样实行‘末端支付责任制’,我们要对资金的使用绩效负责。”盘龙街道党工委书记周道吉介绍,该街道的做法是“公司+村集体+农户”:把资金一部分投给公司升级设备,一部分用于发展各村菊花种植基地,公司负责各村的种苗发放、技术指导以及产品包收,既让农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我跟我家那口子,靠菊花种植加入村集体经济,收获时节,20来天,领了10000多元钱。”建卡贫困户杨秀芳笑了,她平时还在基地干活,“在家门口上班,真的是好。”(记者 伊永军)

[责任编辑:h001]

联系我们:434 921 46@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