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线企业看中国经济复苏态势 “下半场”值得期待

2020-08-07 14:15:22    来源:新华网    

含金量十足的“3.2%”,这份特殊时期的经济“半年报”来之不易。

规模以上工业值连续3个月正增长,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5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近期中国经济重要指标频繁释放积极信号,充分反映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六稳”“六保”政策措施的持续释放,为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复苏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中国经济重拾稳中有进的积极态势提供了强大支撑。

在内外部重重挑战面前,企业该如何“闯关”?行至年中,记者深入一线采访,在机器轰鸣中感受经济脉动,在复工复产中见证创新活力。

创新显韧性 经济育新机

每天早上,迈瑞医疗的深圳生产车间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一个个订单如期交付,新的订单又纷至沓来。从大年初二复工后,直接带动了产业链上游800多家企业复产。

“疫情暴发后,监护仪、呼吸机等设备供不应求,上半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20%-30%。”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西廷说。

据他介绍,此次疫情中发挥重大作用的SV300呼吸机兼具有创、无创和高流量氧疗多重功能,极大缓解了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和血氧饱和度下降的情况,提升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率。

抗击疫情不利影响并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核心武器是技术创新。李西廷说,医用重症治疗呼吸机、监护仪等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竞争是全球化的,技术研发、生产门槛相对较高,公司已经在监护仪、生化试剂等领域完成国产替代,国产化率超过六成。

产能提升的同时,创新发展的后劲也在积蓄。迈瑞医疗的第九大研发中心武汉研究院建设不断推进,自主研发的核心竞争力在不断提升。

当疫情退去,国产医疗器械是否还能在国际市场分一杯羹,创新技术研发绝不可少。李西廷说,“我们将继续实现核心组件技术研发突破,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早日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

保订单,拓市场。众多高新制造企业化危为机、乘势而上,表现出了良好的抗压性和免疫力。免疫力从何而来?发展潜力大、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广,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是根本。

受疫情影响,一季度我国彩电市场销售呈现下滑趋势。随着家电消费升级政策不断刺激,彩电生产企业针对上半年出现的网课、线上办公等需求推出激光电视、社交电视、“健康家电”等创新产品。彩电销售二季度稳步提升,电视消费升级正迎来新机。

“过去消费者会把电视画质、音质放在首位,如今则更在意‘护眼’功能。”海信集团总裁贾少谦说,创新产品的推出为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激光电视作为电视的创新物种,能源节省、健康护眼、色彩真实、临场感强的特性是其销量高增长的原因。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激光电视销量同比逆势增长80.3%,是电视市场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品类。

“我们将通过技术积累形成差异化优势。多年前布局研发的激光电视等科技新品,如今得到了市场青睐。”贾少谦说,疫情之下,客厅作为家庭核心场景被重新激活,公司正在加紧研发高端大屏电视,更好地适应家庭院线应用场景。

科技创新把惠民、利民作为最终落脚点,在满足消费升级趋势的同时,提升了企业效益。业内人士指出,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产品技术创新是企业增强抗风险能力与韧性的源动力,是实现经济复苏、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将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产业链稳定筑牢经济根基

艰难时刻,中国产业链没有“掉链子”,背后是中国环环相扣的生产链条和系统完整的工业体系作支撑。

位于合肥的全球最大PC制造基地内,大屏上生产数据密密麻麻,实时滚动。

通过采集订单关键数据,系统自动分析,精准匹配原料、设备、能源与物流供给。“春节前后,得益于有效的风险预警,联想工厂的库存达到8周,为顺利复工复产储备了充足的‘弹药’”,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说。

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智能制造密切相关。杨元庆说,依托智能排产系统和原材料管理系统,2000多种零部件可在1.5小时内配齐,不到1秒就有1台笔记本电脑下线,全面支撑了80%产品的高效个性化定制生产,按时交付达成率比业界快15%。

“在疫情最初阶段,中国市场短时期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联想的海外市场需求依然强劲,以海外市场需求来持续驱动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的正常运行”,杨元庆说,“‘立足国内、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对于保障经济安全、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具有重要价值”。

在杨元庆看来,从疫情期间的实践来看,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迫在眉睫,“联想将加强智能制造的投资力度,把‘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打造得更加坚实”。

“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更加注重补短板和锻长板。”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产业链整合升级提出了新要求。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国际分工与生产的节奏。国际市场低迷,全球产业链波动。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广汽集团启动了海外零部件应急管理机制,对海外零部件实行“一件一策”动态跟踪管理,采取调配全球库存、国产件替代等举措提早应对相应风险。

在供应链稳定后,企业积极推进补产增产,复苏信号明显。广汽集团从4月起经营指标连续反弹,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达79.7万辆和82.5万辆,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达87%。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表示,下半年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但危中有机。做好必要的上下游风险防范,实现产品供应多元化,保障零部件供应安全性与稳定性。同时,这也将给企业进行关键设备进口替代等带来更多机会,将有助于企业突破关键瓶颈技术、深耕国内市场。

基于对市场的信心,广汽放眼长远加码布局。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推进,目前产业园已落实投资287亿元。

曾庆洪说,未来将继续加强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提升核心技术能力,增强持续发展的动力,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汽车产业向做大做强中国汽车产业链转型升级。

在龙头企业的全力带动下,一批又一批配套企业“满血复活”协同复工。龙头企业恰如产业链上的“定海神针”,其拉动作用不仅是推动复工复产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国重塑产业链优势、加快技术创新突破、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的必然选择。

“云上寻机”开启发展新引擎

向数字化要动力,企业在“云”上寻机。老字号餐企主动“触网”,增设外卖窗口;西贝莜面村、海底捞等餐饮品牌推出半成品快餐在电商销售,通过云平台在小订单中找到大市场;远程办公、直播电商、在线文娱等新业态迅速崛起……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康师傅在疫情下加快了数字化的探索。从小程序、微信群到社交平台短视频推广、邀请流量明星直播……康师傅集团 CEO 韦俊贤说,未来要将“5G+互联网”融入各环节,推动业务、数据、沟通全面在线。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是当务之急,更是大势所趋。韦俊贤说,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系统,前端供应商与经销商逐步实现信息可视化,应用数字技术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整链智能化。

面对移动支付、电商新零售崛起的趋势,康师傅积极应变,拓展线上营销市场。据了解,今年618期间,康师傅进行了多种直播尝试,仅康师傅饮品的线上成交量就较去年同期超5成以上。

韦俊贤说,通过电商大数据,对不同人群进行消费行为研究,采取差异化的触达方式和精准营销。比如疫情期间,更长的居家时间催生了方便面“正餐化”概念。对此,康师傅推出煮面、手擀面等新品适应疫情常态化下的新场景,有一款高端方便面在一场直播中,仅5分钟就售出7万碗。

加快线上线下融合,是企业积极转型拥抱数字化机遇的主动选择。数字化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从客观上改进了企业的要素配置方式,提高了运行效率。

得益于数字化,不少实体企业销量实现大幅增长。格力带领线下经销商转战直播,618当天创造102.7亿元的销售业绩;制鞋企业红蜻蜓实现企业级数据智能驱动业务,网上销量增幅明显……这说明,把危机当成创新的契机,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为实体经济赋能,就能为企业插上“数字翅膀”,在困境中逆势增长。

“云”上寻机,正成为众多企业布局未来的关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说,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数字技术将构建新的产业生态,形成更强大的创新活力,将引领新一轮经济周期,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经济“下半场”值得期待

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识大局,明大势,保持定力,坚定信心,才不会迷失方向。

目前,一系列纾困惠企政策相继出台,帮助企业降本增收,解决融资难题,力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当前经济增长回升态势是有基础有条件的,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而且正在展现。”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说,“六稳”“六保”打出政策组合拳,稳住了经济基本盘。“从1月底起谋划出台一揽子对冲政策,仅复工复产政策就包括8方面90条措施;增加1万亿元财政赤字,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全年新增减税降费2.5万亿元,推动金融系统合理让利1.5万亿元等;政策对象精准,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事实证明,在一系列“六稳”“六保”政策的护航下,众多企业一面在原有赛道上提档升级,在技术迭代中掌握核心竞争力;一面在危机之中寻找新赛道,增强经济抗压性和反弹力。这些都是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实践。

这些逆风飞翔、化危为机的现实反映在经济数据上。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5.8%和7.2%。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3%……

宏观经济数字频繁显现积极信号,充分说明中国经济有着强大的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具有巨大的韧性与活力。只要善于从眼前的危机与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中国经济就能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

同时也有部分专家提醒,未来仍需保持清醒和定力。部分企业仍在努力走出疫情带来的阴霾,外部环境加速变化,全球疫情仍在蔓延,未来依然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要保持经济复苏势头,还必须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至。”回望2020年“上半场”,尽管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交出了为之振奋的答卷。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中国有信心也有能力持续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疫情阴霾笼罩下的世界经济注入澎湃动力。(记者 李函林)

[责任编辑:h001]

联系我们:434 921 46@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