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郑州将高质量办好十大重点民生实事;下穿二七广场隧道建成通车、郑汴许“黄金三角”初见雏形;郑州将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2万个、中小学学位4万个;每个社区至少有一个老年人就餐助餐点;郑州将高质量建设美好教育,持续实施居家社区养老“百千万”温暖工程……昨天,郑州市政府代市长何雄在郑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出一个又一个好消息。而这些好消息,将给你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今年,这4条地铁线将建成通车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今年,郑州市将配合做好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完成经开区和高新区扩区规划、郑开同城化规划、中原科技城与省科学院融合发展规划。
加快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力争6号线一期首通段、3号线二期、城郊线二期、郑许市域铁路(该铁路郑州段又称郑州地铁17号线市域快线)等项目建成通车,加快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等线路建设,力争年底通车里程达到294.5公里。小李庄客运站(郑州南站)上半年开工,S2线贾鲁河至登封段年内开工。
按照计划,今年,郑州下穿二七广场隧道建成通车,彩虹桥主体工程大头落地,开工新龙路、农业路西延、紫荆山路长江路组合立交、北三环跨京港澳高速组合立交等工程。加快推进国道107东移(郑开交界至炎黄大道段)新建工程、省道541(南四环至国道310段)等项目。全力推进高速公路“13445工程”,加快建设第二绕城高速、中心城区至航空港区路网,实现市域交通“内捷外畅”。
持续构建以郑州为中心的“半小时通勤圈”
加快燃气等生命线工程建设更新,新建燃气管网100公里,新增居民用户9万个,新建供热管网30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500万平方米;更新改造老旧供水管网80公里、燃气管网150公里、供热管网43公里、排水管网30公里。
加快建设节水型城市,科学统筹南水北调水、黄河水等水资源配置使用,加快西水东引等项目建设,实现以水润城、城水共生。规范城市建筑物外立面,扩大“多杆合一”智慧灯杆覆盖范围。支持新郑、巩义、荥阳建设中等城市。
高水平建设“1+8”郑州都市圈。发挥郑州龙头带动作用,做强国家中心城市内核,带动都市圈发展强起来。在生态联保、飞地园区合作、共投产业基金、对外开放合作等方面,探索“融城成圈、一体发展”,实施郑开快速路改造、郑州至洛阳高速等重大工程,持续构建以郑州为中心的“半小时通勤圈”。
推进郑开、洛巩、许港、郑新、郑焦、郑漯产业带建设,形成以郑开科创走廊、许港产业带、开港产业带为骨架的郑汴许“黄金三角”。推动都市圈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实现涉企便民服务事项异地通办。深化沿黄城市合作联动,加快建设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
全年生产总值增长7.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郑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按照郑州市定下的预期目标,2022年,全年生产总值增长7.5%,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2.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进出口总值保持平稳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按照计划,在灾损房屋建设方面,今年,郑州市45个“新村模式”、39个“社区模式”、68处“拆除类”建设任务全部完成,4.6万户受灾农房恢复重建10月前完成。同时,提高防洪排涝能力,补齐城市防洪排涝短板,加快编制“31382”防洪防涝规划,构建“上拦、中滞、下排”防洪体系,尽快将主城区防洪标准提高到200年一遇。
将新增2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4万个中小学学位
按照计划,今年,郑州力争10所市属高中、25所中小学校、76所公办幼儿园建成投用,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2万个、中小学学位4万个,再开工22所中小学校和10所高中,积极引进一批优秀教育人才,让孩子们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同时,着眼“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目标,走出郑州特色“双减”路子。促进普通高中多样特色办学,实施高职学校“双高”工程,推进中职学校标准化建设;引进落地国内外高等大学,推进市属高校内涵式发展,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航母提质进位,加快名城名校融合发展。
此外,郑州也将全力打造“健康郑州”。着力打造“15分钟便民医疗圈”,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更便捷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实施职工医保门诊共济制度,推动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有效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配套措施,申建婴幼儿照护服务全国示范城市。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活动200场以上,建设“青翼家园”工作阵地25个。
强化“百家博物馆”集群效应,办好第九届博博会
在养老事业方面,郑州市将持续实施居家社区养老“百千万”温暖工程,强化医养结合,每个社区至少有一个老年人就餐助餐点,鼓励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完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推进“互联网+养老”服务全覆盖,新增家庭养老床位4000张以上。
在文化方面,今年,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院建成开放,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黄河滩地公园一体化建设,加快黄河国家博物馆、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郑州纪念馆等建设,郑州海洋馆二期力争年内建成开放;强化“百家博物馆”集群效应,办好第九届博博会。
在社会保障方面,郑州市将深化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全面落实。强力推进安置房建设,年内实现未开工项目全部货币化安置或开工,新增建成回迁安置房2500万平方米、安置群众15万人,力争3年内安置房建设和群众回迁全部完成;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3.2万套、新开工4257套,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万套,让群众在“住有所居”中创造美好生活。
2022年,郑州十大民生实事公布看都有哪些?
1 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新增技能人才39万人,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万人。
2 新建街道养老服务中心10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00个。
3 建成托育指导中心17家、乡镇(街道)普惠托育中心150家。
4 打通“断头路”50条,新增公共停车泊位5万个以上,治理提升建成区公共区域窨井盖5万个。
5 免费为符合条件的新生儿、孕妇、适龄妇女、重点人群开展疾病早筛早诊工作,对符合条件的残疾及孤独症儿童开展康复救助;为视力、听力、言语残疾人发放通讯信息消费补贴。
6 分配人才公寓1000套、基本建成及分配公租房3000套,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30个,既有住宅加装电梯200部。
7 新建绿地500万平方米、建成公园游园60个,全市农村新增“美丽庭院”达标户3.5万户以上。
8 开展“舞蹈艺术进乡村、进社区”文艺演出1200场、精品剧目演出30场;更新全民健身路径300条、建设智能健身驿站40个,更新、新建社区健身活动中心20个。
9 保障农产品供应和食品安全,建成一级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1个,对已建成的105家标准化农贸市场进行智慧提升改造,建成“五化”农贸市场20家、布局“微菜场”200家。
10 为城镇燃气用户加装自闭阀等安全装置,改造既有管道天然气居民用户80万户;加快推进居民用电户表改造。每个开发区、县(市)区至少建成I类和Ⅱ类应急避难场所各2处、街面警务工作服务站1个。
热门
联系我们:52 78 229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豫ICP备17019456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