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与升学脱钩,能否为中小学生松绑

2022-03-24 06:04:54    来源:河北新闻网    

阅读提示

近日,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明确要求从严控制、严格管理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特别强调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严禁收取任何费用。

名目繁多的竞赛,曾经一度被用于评价学生学科特长能力,而且还成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在中小学“择校热”现象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既增加家庭负担,也损害招生公平。

在更加严格的政策下,竞赛能否回归正途?

无处不在的竞赛

“1、2、3……23!”看着桌上厚厚一摞获奖证书,石家庄市桥西区的周女士长舒了一口气。

做了六年全职妈妈,获奖证书成为周女士陪女儿一起奋斗的最好见证: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小学高年级组复赛一等奖、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青少年人工智能编程水平测试五级(优秀)、石家庄学而思“行程能力大比拼”二等奖……

这些天,周女士正在将这些证书分门别类整理,学科类竞赛放最上面,艺术类比赛放中间,后面跟着社会实践类证书,再加上孩子的小学毕业照、小学生手册复印件,装订成册,送到石家庄各热点初中。

“这份简历看着挺厚实,其实还差点火候,有的孩子数学、英语、写作类的竞赛证书更多,分量更重。”反复对比,周女士还是有点遗憾。

这么多竞赛是通过什么渠道参加的?

周女士介绍,有的竞赛通过辅导机构组织报名,有的在家长群里发通知,有的直接推送短信,还有的通过学校层面组织。

在记者采访的短短半小时内,周女士的微信朋友圈里不断有新消息推送,其中就有一条竞赛通知——3月底加推一次排位赛。记者看到,400多人的家长群,已有不少人接龙报名。

对此,孩子已经读高中的杨女士深有感触,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她就为孩子的升学做准备,几乎每周末考一场,“经过初赛后进行复赛,然后就被接二连三的赛事信息裹挟其中了。”

面对竞赛冲击波,一些教师也不能“独善其身”。

许老师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最近,她和班上的学生就被一场作文比赛搞得身心疲惫。

开学第一周,教务主任就把五、六年级语文教师召集到一起开会,要求重视一外省举办的作文比赛,每天放学后加一节作文课,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确保学生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放学后原本是学生放松的时间,改上作文课后,孩子们“生物钟”一时难以适应,有的课上打起了瞌睡。语文教师更是无比辛苦,不但放学后要加班,每天晚上甚至双休日都要加班加点批改学生作文,时间完全被占满。

“这次比赛优秀作品会集结成册,给指导教师发一篇署名文章,学校还有优秀组织奖。”许老师说,这些是她坚持的动力。

“现在找上门的竞赛实在太多,实在推不出去的我才保留下来。”沧州市一小学校长拿出厚厚一叠比赛邀请函,有童程未来人工智能编程赛、冬奥小记者国际营、IAP中小学学科能力测试全国测评、中小学生FLL机器人工程挑战赛、少年儿童绘画作品展等等。

这些五花八门的竞赛邀请,哪些保留哪些拒绝?

这位校长介绍,主要看主办方和推荐方,如果主办方是主管部门、主管部门下属单位、与主管部门联系紧密的单位,基本上都要保留;有的主办方是高校、出版社、协会等,与小学关联性不强,就可以拒绝;有的是教育机构主办,基本上都不考虑。

“很微妙的一个现象是,有的机构主办的竞赛,却由主管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给推送过来,这种情况一般也不好拒绝。”该校长表示,除此之外,还会斟酌竞赛的层级,主办方级别越高,报名越踊跃,如果有个名次,还可以报给上级主管部门,算是一个政绩。

“以前可没有这么多竞赛。”这位校长回忆,他1999年参加工作时,只有数学竞赛,后来迎春杯、挑战杯等奥数竞赛相继进入校园,最近10年更是呈爆发式增长。

家长为啥热衷让孩子参赛

“越是好学校的学生得奖越多,一方面是学校教学质量好,另一方面是家长积极性很高。”在石家庄市一家教育咨询公司里,负责人刘永(化名)与客户侃侃而谈。他所在的公司不仅承接赛事组织,还为学生订制参赛作品,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趋于成熟,现在正在开拓河北市场。

为什么许多家长热衷于让孩子参加各种竞赛,甚至不惜动用各种资源拿奖?

石家庄二中教师陈桂虎分析,在教育部取消各类竞赛的高考加分之前,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部分科技类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可以在高考中获得加分。

目前,尽管教育部已全面取消了各类竞赛高考加分,但如果有全国中

学生五项学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奖项,在高校招生的强基计划中也很容易脱颖而出。陈桂虎说:“即便不为了升学,把获奖经历写进简历里也更好看。另外,当前很多学生出国留学,国外学校尤其重视素质教育,这些奖项在申请时可以成为履历上漂亮的一笔。”

“高中阶段的五大竞赛虽然含金量高,但是难度高、挑战大,家长们心态相对平和,竞赛最多的是小学和初中阶段。”刘永说,“逢赛必考,逢考必过”是部分家长的真实状态,只要听到有竞赛就踊跃报名。语数外音体美,甚至播音主持、社会实践都积极参与。

竞赛真的能为升学助一臂之力吗?

据了解,按照相关政策,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应就近入学,民办学校实施电脑派位;学生进入初中后,随机编班。但是,一些初中学校为提高中考升学率,千方百计追逐优质生源,而一些学生家长也不愿意子女入读就近分配的普通学校,于是各种操作暗流涌动。

刘永介绍,有的初中除了接收教育部门分配的学生外,还专门留出名额给通过层层选拔的优等生,并把其编入学校专门设立的“重点班”。为了规避“重点班”的禁令,学校以开展特色教育为名,设立特色班,而其真实含义不言而喻。

记者调查发现,在初选阶段,学校往往不公开出面,而是根据简历筛选出入围名单。

“筛选是一个大工程。”石家庄一热点中学招生负责人说,每年春季,收到的简历有两三千份,最多时达到五千份左右,从中挑选出三五百入围学生,除了学期末考试成绩,竞赛也是一个参考。“数学、英语是中考拉分项,数学成绩好,物理学起来也清晰一些,英语基础扎实可以节省出时间搞其他科目……”

家长们对此心知肚明,在制作简历时,更是将数学、英语、语文类竞赛证书排在最前面。

“如今筛选简历越来越难。”这位热点中学招生负责人介绍,不少孩子从全国竞赛到省级、市级比赛的几十张证书很气派,但是很多比赛由商业培训机构自行组织,“不大规范,只要报名就能获奖,我们校长都很难说清哪个有参考价值。”

于是,一些学校“曲线救国”,与社会培训机构联手搞“竞赛”,有的是直接以培训中心统测排名为依据录取,有的是委托培训机构组织单独考试,有的是在培训机构成绩基础上自己另外再组织考试。

一位中学校长表示,长期以来,在传统的升学政绩观影响下,一些学校和地方教育部门已经形成了“掐尖”招生、打造名校的路径依赖,这无疑也助长了各类竞赛的滋生。

如何斩断背后的利益链

23个证书考下来花了多少钱?

“报名费从几十到几百都有,最贵的一个机器人比赛,因为涉及到场地、耗材、评审费,花了2000多块。”周女士说,有些比赛战线比较长,初赛之后,还有封闭训练、晋级赛,一路上“升级打怪”,要交培训费、资料费、住宿费等,最终拿到奖杯花了近1万元。

据周女士估算,“孩子上的公办小学,没有什么花费,每年教育支出八九万元,都花在校外培训和竞赛上了。”

对此,刘永表示,“与培训相比,竞赛成本更低,回报率更高。”刘永曾操盘过省级英语竞赛,获利丰厚。

“竞赛的组织路径并不复杂。”刘永说,他所在的机构先与挂靠在教育部门名下的某个协会达成共识,协会担任活动主办方,再由协会出面组织邀请几位专业人士担任评委,由此竞赛组委会正式成立,并广而告之。为了确保参与人数,特别为学校设立了组织奖和优秀教师奖,学校参与百人以上,还有丰厚的物质奖励,短短半个月,就有几千名学生报名。

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专家刘凤华认为,中小学生竞赛利益链错综复杂,既有组织竞赛本身的利益,包括收报名费以及与竞赛相关的培训、研学旅行、夏令营等费用,也有竞赛组织机构与培训机构、学校的利益关系。要减轻因竞赛给学生带来的过重负担,还需要彻底斩断竞赛的利益链。

其实,针对义务教育阶段举行的各类选拔、竞赛和培训,教育部门曾多次下达禁令。

2018年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的公告》,多个杯赛被叫停。当年9月,教育部印发文件,对竞赛的申报、认定、举办和日常监管作出详细规定。在此基础上又发布《关于公布2019年度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的通知》,明确提出“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

而近日印发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再次明确竞赛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并且各类竞赛严禁收取任何费用。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对校内校外都有约束,不仅要求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机构严禁组织举办中小学生学科类等级考试、竞赛及进行排名,还要求学校严格把关教师培训和各种竞赛活动。

“如果不是为了升学,很多竞赛我们就不参加了,反正也不是真喜欢、真擅长。”石家庄市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家长郭元说,在竞赛这件事上,他接触到一明一暗两条信息源,明的一条信息源来自官方——“免试就近入学”比例在不断加大,各类竞赛证书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有限。

而暗的这条信息源来源更广泛,存在于各种培训机构举办的家长说明会、某些微信公众号、微信或QQ群中。这些消息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某“牛娃”竞赛一等奖被某名校“点招”、某学校已经开始收简历、某名校刚刚在某机构进行了测试……

每当看到这样的消息,郭元便坐不住了,“只要可以通过竞赛等方式被录取,我们就得尽百分努力。”

郭元认为,解决的办法显然应该在“明”上做文章,要堵住非正规的升学渠道,“从上到下,政策都很完善,关键是要真正落实到位,提高家长对政策的信任度,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暗’力量没有立足之地。”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河北一直在积极探索解决之道。以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为突破口,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重点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满足学生就近入学需求;深化中小学招生制度改革,规范招生管理,实现从“招好学生”向“教好学生”转变;深入开展办学模式改革,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办好家门口的学校,缓解家长择校焦虑。(河北日报记者 马 利)

记者观察

打掉“隐形挂钩”

竞赛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这并非新要求、新规定。近年来,教育部门已是三令五申、千叮万嘱,此次不过是再一次官宣、再一次提醒、再一次强调。不过,一次重申都能火速“出圈”,引发围观、热议,足见这一问题的普遍性及解决起来的难度。

中小学招生与竞赛挂钩,为何必须“严禁”?

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为学生发展兴趣、展示自我提供了平台,但一些竞赛活动组织者通过宣称其结果与学校升学挂钩,诱导家长让孩子参加竞赛。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在竞赛中取得名次,便选择以此为目的强化训练,带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练习和预赛,不仅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还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

更有甚者,过多、过滥的竞赛导致成绩“通货膨胀”严重。在这场日益激烈的教育“军备竞赛”中,无数学生和家长陷入“水涨船高”的困局,并由此引来暗箱操作,触发社会焦虑,在教育公平的天平上加上了一个“混乱”的砝码。

高考阅卷有个众所周知的要求:“一把尺子量到底。”尽最大可能实现宽严尺度一致,确保考试公平。机会公平中,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严禁招生与任何竞赛挂钩,正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一步。

随着“双减”的持续发力,中小学生上培训班的少了,玩耍的时间多了。但依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仍奔波于竞赛场,参加花式“秘考”。由此可见,严禁招生与任何竞赛挂钩还需要更有效的监管落实。

一方面,谨防竞赛改头换面、卷土重来。一些杯赛被包装成“研学营”“夏令营”“冬令营”等形式,在监管的高压之下依然有市场、有生源。对此,需要发动社会力量,鼓励投诉、举报,加大处罚力度,让违规举办竞赛得不偿失。

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切实承担责任。学校“掐尖”择优,争的是学校的升学率,背后是地方主管部门的指挥棒在起作用。一些部门存在不正确的政绩观,对公办初中设重点班、公办名校所办民校组织“秘考”“掐尖”等行为,采取了放任、甚至纵容的态度,监管时往往下不了狠手。

现如今,又一个招生季即将来临,各地教育部门需聚焦招生这一环,对于违规招生行为动真格、出重拳,尤其要把“隐形挂钩”作为治理重点。

文/河北日报记者 马 利

关键词:
[责任编辑:h001]

资讯播报

联系我们:52 78 229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豫ICP备17019456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