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子里的水,放一天后还能喝吗?

2022-03-10 11:49:42    来源:河北新闻网    

我们可能都喝过塑料瓶里放了一天后的水,而且有时候觉得味道怪怪的。近日,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2位科学家塞利娜·蒂斯勒尔(Selina Tisler)和扬·克里斯滕森(Jan Christensen)发表一项新研究,他们发现只要是放在塑料瓶里的水,放置24小时后,都能检测出数百种化学物质。他们认为是塑料中的成分迁移到了水中。“许多人都在用这类塑料瓶喝水,但很少有人知道塑料中的化学物质能迁移到水中。”蒂斯勒尔和克里斯滕森写道。那么,放置一天后的瓶装水,究竟还能喝吗?

塑料在向外迁移

事实上,“塑料发生迁移”所引起的轰动还要追溯到2003年。

当时,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的遗传学家帕特里夏·亨特(Patricia Hunt)正在研究卵母细胞分化、形成卵细胞的过程,她意外地发现对照组老鼠本来应该正常的卵细胞出现了染色体异常。

直到他们转向分析实验环境才找到其中的原因——原来,一个工作人员在清理老鼠笼子旁边的地板时使用了强效的洗涤剂,笼子是由聚碳酸酯组成的,而强效的洗涤剂使这种塑料释放出了其中一种叫作“双酚A”(BPA)的增塑剂,或者说使塑料的BPA迁移到了环境中。

研究人员随后换掉了笼子,老鼠的卵细胞也恢复了正常。为了证明是这种被迁移出的增塑剂影响了老鼠卵母细胞的分化,研究人员特意让老鼠接触BPA,结果发现了同样的卵细胞染色体异常现象。因此,他们推断是这种塑料中常用的增塑剂——BPA导致了老鼠的染色体异常。

那么,如果塑料接触的不是老鼠,而是食物,也有可能发生迁移吗?

2021年12月16日,一项研究就专门分析了与食物接触的聚苯乙烯(PS)材料的迁移“能力”。

河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教师侯连龙介绍,在日常生活中,聚苯乙烯常被用于一次性塑料餐具、一次性饮料杯,以及泡面等食品的外包装。

研究人员发现,从聚苯乙烯迁移出的苯乙烯(PS的单体)的含量和包装的食物有关。如果装的是肉类,从PS迁移出的苯乙烯的含量最高;相比于水,牛奶能让塑料发生更多的迁移。更重要的是,临近过期和保质期更长的产品中也有更多从塑料迁移出的化学物质。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的研究讨论的通常是已知存在的化合物,而且往往只考虑一种或几种,但“我们第一次用非靶标筛选的方法,分析了可重复使用的塑料瓶中饮用水可能含有的所有化学物质。”研究人员说。

瓶装水还能喝吗

2019年,一项研究报告称,“微型塑料颗粒”广泛存在于我们的食物、水甚至是空气中。美国人人均年摄入的“微型塑料颗粒”高达7.4万到12.1万个。

目前,这些看不见的“微型塑料颗粒”对人体的危害还不得而知。科学界存在正反两方观点。正方认为:塑料微粒会以多种方式与身体发生相互作用,可能滞留在肠壁,或进入血液。反方觉得:食物和水中的塑料微粒可能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人体的免疫系统在处理塑料微粒方面很有自己的一套。

“增塑剂(塑化剂)广泛应用于各种包装塑料、橡胶、树脂、医疗器械,塑化剂可能通过包装材料迁移到饮用水中。”但侯连龙也表示,塑化剂在水中溶解度低,且含量很少,因此引起中毒不太可能。

不过有专家提醒,瓶装水中除了塑料微粒,还有其他的污染物,比如臭氧消毒产生的溴酸盐、2B级潜在致癌物等。“瓶装水被打开后,水中的细菌和微生物会变多。放置的时间长了,水中的细菌就会严重超标。”因此,专家建议,瓶装水打开之后,最好当天喝完。(河北日报记者王璐丹)

关键词:
[责任编辑:h001]

资讯播报

联系我们:52 78 229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豫ICP备17019456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