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瓜喝醋——”当布谷鸟那一声声嘹亮的鸣叫划过麦田,金黄麦子就到了收割的时候。在当今拥有现代化机械设备的时代,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便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麦收。可是,在20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您还记得那些麦场上用过的农具吗?
六齿扬杈、木锨、芟(shān)麦秆、镇压器……在周口市的华威民俗博物苑,就有一处专门设置的农耕民俗文化馆,里面珍藏着各个时代的麦收农具,彰显着满满的“回忆杀”。5月27日上午,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来到这里,打捞网友们儿时的记忆。
农耕文化博物馆,收藏“麦收记忆”
弯腰、弓腿、伸胳膊,一把锋利的镰刀握在手中有节奏地滑动,一垄垄成熟的麦子便被收割下来。在没有现代化农机的时代,这种传统的劳作方式延续了千年之久。
那个时候,麦子收割之后,要经过石磙的反复碾轧,使麦粒脱离出来。再后来,智慧的先人们还发明了木质的脱粒机、手摇式扬场机,成为每年麦收时刻闪亮登场的“高科技”。
在周口市华威民俗博物苑农耕文化馆,这些物件静静地摆在那里,诉说着关于麦收的记忆。每一件农具,都有对应的文字和实用图片介绍,整个农耕馆看起来就像“一本立体的百科全书”。
据博物苑负责人、周口市川汇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杜超介绍,从2005年前后开始,他们着手打造了农耕民俗文化馆,每天穿梭在乡村,从“废弃不用”的农具中搜罗藏品,至今已收集各个时代的农具上千件。其中,最早的可追溯至裴李岗文化时期的石磨盘。
近现代关于麦收的农具有:六齿扬杈、捋耙、木锨、手摇扬场机、芟麦秆、推杈、桑杈、镇压器等等。其中,不少物件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比如割麦子用的“芟麦秆”。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看到,“芟麦秆”看起来像一个竹编的大簸箕,底部带有刀片,其使用要诀是:两腿分开臂向前,一手执杆,一手拿手托,向左砍,麦禾倒在网里边,顺势遂将箩装满。
在现场,华威民俗博物苑办公室主任赵晏还向记者进行了操作演示。“这种农具是镰刀的升级产品,用这个芟麦秆,一天可以收割麦子20亩左右,虽然远远比不上现代化机械收割,但在当时已经算比较先进的了。”赵晏说。
劳动创造文明,麦收农具延伸出有趣谜语
“身弯嘴快尾巴翘,夏吃麦子秋吃稻,农民各个喜爱它,家家户户离不了。”这首“打油诗”实际上是个谜面,谜底是常用麦收农具,没错,答案就是“镰刀”。
在华威民俗博物苑,不仅有农具展示,还有很多农耕文明繁衍出的谜语文化。比如,还有一个谜面是:“远看像头牛,近看没有头,嘴里吐珍珠,肚里滚绣球。”这个谜语的答案是:木质扬场机,是一款使谷物颗粒和杂质分离的农具。
“石头层层不见山,路程短短走不完,雷声隆隆不下雨,大雪纷纷不见寒。”这一谜面的答案,是磨面粉的石磨盘。
“我们把谜语融入到农耕文化的展示中,增添了趣味性、互动性,通过谜面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描述,讲解农具的相关知识,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杜超告诉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他们平常接待的游客中,相当一部分群体来自中小学校,这样的方式很受孩子们欢迎。
杜超说,这些农具说起来很常见,不少60后、70后、80后都见过,但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曾经辉煌一时的农具被尘封了起来。但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不应该忘记传统的农耕文化。虽然这些农具现在派不上用场了,但是归纳到一起进行馆藏展示,也是对农耕文明的一种传承和发扬。
一个值得点赞的背景是,华威民俗博物苑是一家民营文博单位,现被评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其所有藏品均由杜超和其父亲杜忠义先生个人出资收藏,但博物苑全年对外免费开放,目前已成为周口当地有口皆碑的农耕文化科普教育基地。
“如果条件允许,我们还会扩大馆藏规模,为的就是留下一抹乡愁记忆,把我们祖先创造出的劳动文明和智慧结晶传承下去。”杜超表示。
热门
联系我们:52 78 229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豫ICP备17019456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