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三四十位汉服爱好者齐聚武昌洪山广场,举行“汉服出行日”活动,9岁的小华身着斗篷,一手牵着身着对襟衫的妈妈,一手摇晃折扇,行走其间,汉服的儒雅搭配小朋友的娇憨,小华一亮相,就成为摄影爱好者们争相拍摄的对象。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访发现,近年来,受代际传递和短视频影响,汉服爱好者从大学生群体逐步扩大到各个年龄层,不少商家也抓住这股“国潮风”,让汉服成为行业的“流量密码”。
代际传递和短视频让汉服“出圈”
18年前的11月22日,在河南郑州街头,一位名叫王乐天的汉服爱好者身着汉服出行被媒体报道,获得广泛关注。
当年,汉服被很多人视为“奇装异服”,媒体的报道让汉服文化在全国各地传播开来。乐于接受新兴事物和新文化理念的大学生们,成为汉服文化的首批接收者,他们也成为各地“汉服复兴”活动的主力。
如今,“同袍”(汉服爱好者)的身份出现多元化,退休老人、稚嫩孩童,慢慢入圈,成为“同袍”中的一员。
在抖音平台上搜索“汉服”话题,播放量达到602.5亿次。2年半前,“刷”到短视频平台里衣袂翩翩的汉服博主,小学四年级学生“若遇初浅”入了汉服的“坑”,初一年级的她目前已经有七八套汉服,和闺蜜一同分享穿着。网友“小蜗牛”常常带着退休的妈妈汉服出街,“妈妈会穿我的汉服,妈妈也爱‘俏’。”不少汉服爱好者表示,将自己对汉服的喜爱传递给家人,是一件顺其自然的过程,“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喜欢汉服带来的体验和感觉。”
汉服文化迅速传播能从汉服行业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展上获得印证。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0年,中国汉服市场销售规模实现了由1.9亿元到63.6亿元的激增,预计2021年中国汉服市场销售规模将突破百亿元。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联合天猫服饰发布的《2020汉服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显示,近三年以来,汉服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在阿里平台下单购买过汉服的消费者人数逼近2000万大关,在淘宝平台搜索“汉服童装”,店铺数量超过15万家。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院长陶辉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对精神生活的诉求增多,汉服辨识度高,易入门,汉服的流行是国人追寻文化根脉的外在表现,也反映了当下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以及世界对东方审美的认同。
就汉服文化的代际传递,学者普遍认为,与社会传播相比,家庭内的文化传播更为稳定和持久。
国潮来袭,汉服成为流量密码
身着襦裙,品味香茗。在茶道体验馆的宣传页里,汉服是出镜“常客”。
茶道教学老师小思坦言,茶道本身是一种心灵的体验,和服饰本身无关。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她也不会要求学员穿着汉服进行茶道,邀请汉服模特拍摄宣传册更多是出于吸引初学者的需要。
拿汉服“引流”的现象还出现在花艺、香道、书法等传统文化体验馆里,参与者们反馈,汉服与其他传统文化的融合,带来沉浸式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汉服潮流也刮进了写真店、剧本杀、网络游戏等非传统文化行业中,一些商超开业或者庆典活动,还会邀请汉服爱好者当嘉宾。一家汉服社团负责人坦言,“同袍”聚会往往会开展文化活动,没有文化加持的商业邀约执行起来并不顺利,有时候还会损害“同袍”间的情谊。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谢静认为,汉服成为“流量密码”,商家以汉服吸引客人,在肯定汉服审美价值的同时,也侧面说明汉服还没有达到“常态化”的程度。
热门
联系我们:52 78 229 @qq.com
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zhongboxinwen.com 豫ICP备17019456号-13